聽說價格成了兩塊,馬上就有同學哀怨了“哎呀,一塊錢都看不起,漲成兩塊,就看不起了。”
“胡銘晨,我們都是同學和好朋友,你怎么只請顧小七他們三個看而不請我們呢你這樣太偏心了嘛。”班上個頭比較高,性格爽朗,年紀比胡銘晨他們要大一兩歲的女生李美抗議道。
剛才一進來胡銘晨就對毛峰他們仨擺臉色,一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
胡銘晨就擔心他們三個口若懸河,太沒邊際了的話,會讓產生嫉妒心的班上同學找到他要求一致對待。
胡銘晨請顧小七他們去看電影,當然是因為他們三個和他關系最好最鐵,人嘛,那都是有厚此薄彼心情和選擇的,那種所謂的一視同仁,幾乎不存在。
全班同學幾十個人,胡銘晨不是請不起,而是這個范圍一旦擴大了,就會變得難以收拾。他總不能把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請了吧,要是那樣做的話,那他還搞什么生意,干脆直接搞成慈善得了。
“李美同學,我這不是偏心,那不是昨天開業有優惠活動被他們仨運氣好運到了嘛。這些都不是我一個小娃娃說了算的,我上面還有大人,大人上面還有老板,并不是我小氣,也不是我和大家不好。”要制止住這個苗頭,胡銘晨就得趕緊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來做解釋“你想啊,要是你們賣涼粉,你能請我們全班去吃嗎要是你家跑班車,你能請我們全班去坐嗎或者你家開糖煙酒店,你能請我們全班吃糖吃冰棍嗎”
胡銘晨前面的話還沒有他后面的三個反問有殺傷力和說服力,起碼李美就啞口無言不知該作何應對。
在胡銘晨這種二世為人的老鳥面前,不管是其他人還是李美,那都是菜鳥一枚,怎么可能說得過胡銘晨。
“哈哈哈,她要敢那么做,她媽還不得打斷她的腿,根本不可能的。”李美同村的一個男同學取笑道。
“你媽才打斷你的腿有種別跑,看我不收拾你,你以為別人都像你媽一樣是母老虎啊”李美作勢要打那位不開眼的男同學,嚇得那位男生急忙跑到門口。
“大家看看她那么兇就知道他媽是不是母老虎了,呵呵,在我們村,他媽是最兇的,我們摘她家一個李子吃都能被罵三天,請全班,咋個可能”那個男生跑到門口,見李美沒有追去,扒著門框大聲宣揚道。
“你這死犢子,看我不撕爛你的嘴。”李美受不了了,邁步就張牙舞爪的朝門口追去。
那位男生見勢不對,拔腿就跑,根本不給李美追上的機會。
兩人的這個小插曲,一下子將班上的同學全部逗笑了,就連胡銘晨也忍俊不禁。
這就是童年,這就是童年的男女生打弄和小沖突。多年以后,眾人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往往最容易回憶起來的就是這些趣事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