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你干什么?”老奶奶放下手里的半截玉米問道。
“奶奶,我是來問一下,你家有沒有洋芋啊,我想買一點你家的洋芋。”胡銘晨站在她家的小院壩中間道。
“買洋芋?買啥子洋芋?你買洋芋干什么哦?”老人家疑惑好奇的問道。
“哦,老奶奶,是這樣的,我們一個班的同學來山頂湖玩,沒帶什么吃的來,大家肚子有點餓,所以我就來問問,您老這邊有沒有洋芋賣,有的話,我買一些去給大家燒來吃。”胡銘晨耐心的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你來,堂屋里面就堆得有,你要多少的話,自己撿。”聽了胡銘晨的解釋原委之后,老人家完全放下心來,伸手招呼胡銘晨進家門道。
胡銘晨跨過她家門檻,就看到大門口面的墻角堆著一堆土豆,怕是隨便要有好幾百斤。
“奶奶,你這洋芋賣多少錢一斤啊?”胡銘晨問道。
“我不曉得,我家的洋芋都是拿來喂豬,自己吃根本吃不完。你們要吃的話,自己撿點就是了,不要說什么錢不錢,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說著,老人家找了一個裝磷肥的蛇皮口袋扔給胡銘晨。
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民百姓是很樸實,很善良的。尤其是對外面來的人,就算是從不相識,他們也會熱情客氣,非常大方的給與招待,這一點,城里面的人就比不了。
胡銘晨一開始說的就是買,但是這位老人家看起來打算是送。她家看起來條件并不寬裕,住的還是老式瓦房,可是她并沒有打算貪胡銘晨的財。或許老人家也覺得,胡銘晨一個娃娃,身上不會有多少錢。
“奶奶,那可不行,我不能白拿你家的洋芋,你看這樣好不好,我給你五十塊錢,你覺得可以賣給我多少就給我多少。”說著胡銘晨就摸出兩張二十和一張十塊的遞給老人家。
“哪里會要得了這么多哦,你既然要買,那我收你二十塊得了,口袋給你,你能拿多少你就裝多少,隨便你拿。”老人家把三十塊錢推還給胡銘晨,收下一張二十的。
既然老人家只愿意收二十塊,那胡銘晨也甭矯情,拿起口袋就自己撿洋芋,大概撿了二十余斤,胡銘晨就收手了。胡銘晨覺得,一個人吃半斤就挺多了,尤其是女孩子,估計就只能吃兩個。
“你只要這么點啊?”見胡銘晨撿了半口袋都不到,老人家覺得意外。
“呵呵,奶奶,拿多了也吃不了,就浪費了。”
“你這點絕對不夠,我告訴你,我家的洋芋好吃,是黃心的,燒來吃更香,你們年輕娃娃吃得多,這點不夠的,來,我再給你撿點。”說完老人家就彎下腰去,用滿是滄桑紋路的手捧起洋芋就往蛇皮口袋里面裝。
“差不多了,奶奶,夠了,夠了。”老人家又裝了十來斤后,胡銘晨急忙捏住袋子口阻止她。
老人家還要客氣裝,可胡銘晨死活婉拒。
“老人家,你家有燒水的鉛壺嗎?”臨走的時候,胡銘晨忍不住又問道。
“你們不是拿去燒嗎,難道還打算煮?我告訴你,就算要煮,也應該是用銻鍋或者鐵鍋,鉛壺根本煮不了幾個,你們那么多人。”
“奶奶,不是,我不是拿鉛壺去煮洋芋,是拿去燒水喝,吃燒洋芋容易口干不是。如果有鉛壺的話,就借我用一下,我可以放幾十塊錢在這里當押金,實在不行的話,也可以賣給我。”被誤會了后胡銘晨趕緊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