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等你媽媽他們回來就可以開飯。你先招呼小晨和外公外婆還有舅舅先坐一會兒,我最后只有一個湯了。”宋喬山拍拍宋茜的肩膀道。
外公外婆?舅舅?胡銘晨糊涂了,這不是宋喬山家嗎?怎么整出外公外婆和舅舅來了?
“小伙子,你多大了?”胡銘晨坐下之后,剛才讓胡銘晨不用換鞋的那個老年人親切的問道。
“爺爺,我十五歲了。”胡銘晨規規矩矩的回答道。
既然不是宋喬山家,那胡銘晨就更不能顯得隨意。
“哦,那和宋茜一樣大嘛,讀幾年級了?”老頭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爺爺,我上初二。”
“十五歲才上初二,呵呵,我都上初三了呢。”宋茜這時插了句話道。
“你這丫頭,瞧你說的,你上學上的早嘛。”宋茜的外婆溫婉的批評道。
“小茜,你外婆說得對,越是落后的鄉下,小孩子上學越是晚,越是城里的孩子越是上學早,這一點,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系。”這時宋茜的舅舅輕輕將報紙放低了些道。
宋茜的舅舅本身說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現象,但是,他的語氣和神態,卻讓胡銘晨感覺他帶著濃濃的輕蔑。
“徐熙宇,你說的是對,可就是這樣,才更加考驗你們的工作能力,教育是國家的未來,教育搞得好,國家就有希望,教育搞得不行,國家的前途就渺茫,你可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啊。”宋茜的外公指了指宋茜的舅舅像是指導工作一樣指示道。
“爸爸,這里就甭操心了,教育政策,中央有統一的戰略,省里面吳書記和戴省長也很重視,我們教育廳相聚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們省的教育問題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了。”徐熙宇道。
徐熙宇的話聽起來沒什么問題,但是胡銘晨感覺他的話,還是敷衍所占的程度大。
或許所有的孩子長大了都不希望長輩對自己指指點點,都認為自己翅膀硬了,做事情有自己的主張。
“真的嗎?小晨,你說說,你們那邊的教育怎么樣?真的有很大變化?”宋茜的外公轉過頭看了看胡銘晨問道。
這個問題胡銘晨就不好回答了,聽他們的對話,徐熙宇應該是在省教育廳工作,自己要是實話實說,難免會讓他面子不好看。可要是不說真話,反過來敷衍宋茜的外公,胡銘晨又覺得很不好,真是兩頭為難。
“你說啊,怎么,你沒在學校讀書?有沒有變化你不知道?”胡銘晨沉吟沒說話,宋茜最先安耐不住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