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的教育投入的確較少,可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往困難地區困難群體照顧才對。就比如鄉村小學,那些代課老師的問題就很好,如果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都解決不了,又有多少人愿意安心教書育人。就算他們愿意,一方面要種地,一方面要教學,條件差教具缺乏,其教育質量也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下面廣大的小學和鄉鎮中學提供優質的生源,光把城里的學校改善了又有何用。而且基礎教育才是根本,基礎教育才是改善國民素質的核心所在。
就拿高等教育來說,光打造一兩所名牌強力高校是支撐不起那么大一個國家的,需要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齊頭并進才行。可以有重點,但是資源不能過分傾斜,不能富的富得流油,窮的卻窮的要死,那也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在杜格鄉當鄉長的時候,不管鄉里面怎么窮,宋喬山東拼西湊,也要維持住鄉村小學的一個運轉。周圍不少鄉鎮的老師都到縣里去上訪討要工資和待遇,可是杜格鄉近兩年卻一例都沒有。有時候,宋喬山寧可卡一卡鄉鎮干部的工資,也要保障那些更艱苦更貧窮的村里老師有口飯吃。
喝了一口茶,在宋茜外婆的撫慰下,徐仁稍微平緩了下來。
“算了,我知道我說再多也沒用,你們一個個的翅膀硬了,要自己獨自飛了。反正,該說的我也說了不少,以后啊,你們就自求多福吧。”徐仁說著撐住膝蓋站了起來。
“老頭子,你要去哪里,馬上吃飯了嘛。”宋茜的外婆跟著站起來問道。
徐仁擺了擺手:“我到書房去坐坐。”
“要坐也要先吃飯啊,我們不等他們了,先吃飯,等吃了飯,再讓喬山和你去書房下一盤棋,如何。”宋茜的外婆勸道。
“是啊,爸爸,我剛才打電話,徐潔他們說幾分鐘就到家,還是先吃點吧。”宋喬山跟著道。
胡銘晨坐在旁邊,要站不是,要坐不是,要說點什么又不好說,他也不曉得說什么才恰當。總之,胡銘晨很尷尬。
現在胡銘晨明白,為何自己說要來拜年宋喬山會猶豫了,這真是一個人情世故的漩渦,他的確不太應該來攪和其中。
就在這時,房門再次打開,徐潔與她的嫂子岳玉容手挽手的進來。兩人一身洋裝,打扮得光彩照人,各自手里新買的小包,一看就是那種高檔貨。
兩人一進屋就先注意到門口墻邊胡銘晨放在那里的禮物。見禮物如此普通,兩人的眼神幾乎同時流露出鄙夷。
“爸媽,你們這是干什么,我和嫂子回來,你們也用不著這樣站起來迎接嘛,對了,家里誰來過啊,居然這種東西也拿得出手。”徐潔看了一眼客廳,左顧右盼道。
胡銘晨是坐背對著門口的,因此徐潔并沒有第一時間發現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