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我十八歲嫁過來的,之后才住這里,以前啊,我家住在白云那邊,離城幾十里路。算算啊,我在這里住了五十來年了。”桂花奶奶擺擺手,然后又掐掐手指頭道。
“哦,半個世紀了,不短了。上回你說,你家的房子想賣,您老在這里住了這么久,怕是離開的話,會不習慣吧。”胡銘晨道。
“哎......小伙子,你說的是啊......要說啊,這里雖然老舊,可是住處感情來了,要讓離開還地方住,我還真的是舍不得......故土難離,這么多老鄰居處久了,搬了一個人都不認識......這要不是為了我的孫兒,我是不愿意的。”桂花奶奶充滿眷戀情感的幽怨道。
“我能理解,我能理解,換成誰,心里也不會好過,不過這里的環境的確不怎么好,低矮潮濕,新房子還是要方便不少。”胡銘晨點點頭道。
胡銘晨兩世為人了,這種老年人的心態,他并不陌生。相對之下,征收這種老房子,年輕人要容易得多。
年輕人喜歡配套完善,新穎漂亮的小區,他們在這樣的地方住,是不習慣的。所以只要是年輕人,只要價錢給得合適,他們基本上都會搬。
反而是這種老年人,故土難離的心態很濃厚,這里也許有他們的青春,有他們的回憶,有他們左鄰右舍割舍不開的情感,甚至,還有他們的生命意義。因此,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他們不愿意搬遷,完全和錢沒有關系,就算價錢給得再高,還是會有人不樂意離開。要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真不是一般的困難。
“小伙子,你看啊,奶奶給你提一個想法,你看行不行?”桂花奶奶道。
“您說,有什么想法您說。”不管能不能買,聽一下他們的想法是沒有壞處的,或許桂花奶奶想的,也是其他人想的。
“我家可不可以不要錢。”
“你家不要錢?那你家要什么?這買房子不都是用錢買的嗎?”胡建強激動不解的一連問道。
“三叔,不用急,讓桂花奶奶把話說完。”胡銘晨輕輕拍了拍胡建強道。
“不是完全不要錢,小伙子,你想多了。我的意思是啊,能不能用房子換房子,這隔壁的熊二哥家不是也要賣嘛,你干脆買兩套挨著的房子,然后換給我們兩家得了。這樣的話,就算離開了這里,我們還是鄰居啊,互相能夠繼續走動,能繼續相互照應。你看行嗎?”桂花奶奶說道。
嘿,還別說,這個辦法真的是可以。桂花奶奶的建議,頓時就引起了胡銘晨的興趣。
胡銘晨偏著腦袋,開始思考起這個辦法的可行性和好處來。
“老人家,你這個辦法不太行得通啊。這首先,像這樣挨著的房子并不好找,其次呢,你們兩家面積不一樣,到時候并不好換。”胡建強想了想,將桂花奶奶的這個提議給否決掉。
胡銘晨一想也是,特別是這周圍,根本沒有這種合適的房源,如果是往城邊上住,倒還問題不大,有不少新房子。可是這周圍的房子,那基本上都是修好就能賣完的。
“哎呀,還以為可以這樣呢,我聽說那些住樓房的,哪家都不走哪家,這搬過去,到時候,要想走動,就不容易咯。”說著,桂花奶奶傷感起來。
“桂花奶奶,您的這個提議啊,我們會認真考慮,雖然難度是有些大,可是我們想想辦法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樣,我們先看看您的這房子,可以嗎?”胡銘晨表態道。
從滿足老年人的情感出發,胡銘晨愿意嘗試和努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