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火燒了怎么還會是好的?”胡建強感到不解。
“你上來了我再告訴你。”
胡銘晨說這次火災對他們來說是好事,的確是這樣。
其實胡銘晨在決定買朝陽巷的時候,就盼著這一天,如果沒有這次火災,那么朝陽巷地段雖好,卻是雞肋,但是有了這次火災,那就大不同了。
重生前,胡銘晨曾經去過鎮南,還在市政府旁邊的館子里和當地人吃過飯,只不過那時候這里已經沒有了政府辦公的痕跡,已經變成了商業中心和城市廣場,屬于鎮南市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
那時候他就聽當地人吹牛提起,這里原來是市政府所在地,就因為入冬后的一場大火,將市政府全部燒了,之后市政府才搬遷到郊區去,將這塊地賣給了開放商,修建成了商業中心和城市廣場。
聽他說,當時拍賣這塊地,還引起了一陣轟動,原因是這塊地在05年的時候,成了省城的地王,總價格超過十二個億。當然,這包含了朝陽巷的那一片。
這就是為什么胡銘晨要買朝陽巷,并且要限定時間完成收購的原因。如果現在還沒有完成收購,那再想買,就基本上不可能了,即便成功,價格也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之前這里是雞肋,是因為市府擋著,市府不搬,誰拿到都沒轍。現在這場火一燒,市府想不搬都不成了。
其實從九十年代,市里面就提議過要將市府搬遷,但是那時候有兩種思路,還有一種就是原地重建。畢竟在城中心,很多工作人員還是希望就近上班。
但是這兩種思路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都無疾而終,一方面是沒錢,不管搬遷還是就地重建,沒有一大筆錢完成不了。反正新的市府一定不可能再這么寒酸,看起來要大氣,要對得起新時代。要展現鎮南的朝氣和發展態勢。
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鎮南雖然是省會,但是經濟水平比起沿海大城市還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就比如房價,其可以當成是一個參照指標。
不過這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鎮南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機遇,經濟發展,人民越來越富裕,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另一個拖到現在的原因,則是囿于領導的變動,這幾年,鎮南市的班子變動少許頻繁了些。
也許上一任主官主張那樣,這一任的卻主張這樣。變來變去的,就沒有一個核心方向。
現在好了,大火一燒,不管是資金的問題,還是人員流動的問題,相信都不是問題了,形勢比人強嘛。
沒有錢,擠也要擠出錢來,不可能讓領導們連個辦公場所都沒有啊,何況土地還是賣一大筆錢。領導也是,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也只有迅速決策,迅速拍板,再不拿出手腕來做一個決定,上上下下估計都得罵死。
胡銘晨現在在準備期末考試,他不能到鎮南去指揮,那就只有讓胡建強和吳懷思去。因此胡銘晨才會那么急著將胡建強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