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照你的要求,我們的研究難度很大啊,你說的,簡直就是一部電腦,而不單單是手機了,如此強大的手機功能,恐怕十年也也不會出現吧。”鵬博電子的研發部經理邵一鵬站在投影儀的前面沖胡銘晨道。
胡銘晨他們是到鵬城的第二天才真正投入到工作中的,而這一天,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研發部門給胡銘晨匯報他們這一年來的研發成果。
在鵬博電子的小會議室里面,坐著胡銘晨,胡建強,陳學勝,胡銘榮,管延和以及兩位研發部的工程師。
講解由邵一鵬完成,不過,他講完了之后,胡銘晨對于他們這一年來的工作很是失望。
邵一鵬是陳學勝花費月薪兩萬從人才市場招聘來的,這家伙從一所國內九八五大學本科畢業之后,去了美國學習兩年,回國之后在諾基亞的中國公司工作了一年半,之后就來了鵬博電子。
因為在諾基亞工作過,所以邵一鵬其實是有點瞧不上鵬博電子這么一家中小型公司的。他之所以愿意過來,是因為待遇還可以,陳學勝也給他很大的自由和自主權。
可是,今天被一個小年輕給輕視了,這讓他有些不太受得了,盡管事先得到陳學勝的招呼,要重視投資人,但是,自傲的邵一鵬就是覺得胡銘晨其實啥也不懂,就知道胡說八道。
“邵經理,你是做技術的,你應該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技術上沒有什么不可能。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作為公司的投資者,或者說你的老板,可以提出工作要求,工作方向,而你,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去完成它,從而幫公司創造價值。”胡銘晨坐在邵一鵬對面的椅子上,雙手抱頭看著他道。
在邵一鵬看不上胡銘晨的同時,其實胡銘晨也在心底里將邵一鵬給判了死刑。能夠判斷十年內都不可能出現胡銘晨所需要的那種手機,這種人很顯然對技術前沿缺乏一個起碼的認真和判斷,并且這還反映出了,這種人對技術革新,沒有高的追求。
說難聽一點,邵一鵬就是靠他的那點學歷背景在陳學勝的面前蒙吃蒙喝,他不可能對這家公司起到多大的積極促進作用。
當然,陳學勝面試邵一鵬的時候,將他的簡歷發給胡銘晨看過。只不過,因為沒有免談,光看簡歷,胡銘晨那時候也覺得他是個人才,起碼學歷不錯,又有在諾基亞公司的工作經驗,甚至于那時候胡銘晨還以為,邵一鵬會覺得諾基亞所走的路線有問題,從而能青出于藍。
哪曉得,邵一鵬不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起碼真算不上什么優秀的技術人才。誠然,這也與胡銘晨不懂技術有一定關系,胡銘晨畢竟不管是重生前還是重生后,他對于電子技術都是白目的,而陳學勝,懂的也很有限,并且他懂的還是那種很低級的層面。對于今后的發展前沿,他一樣是懵的。
在胡銘晨的記憶中,蘋果公司再過兩年就會發布第一代IPHONE,而第一款智能手機,更是在十二年前就出現了。
“可問題是,你們提的要求也應該要靠譜,不能好高騖遠,就比如你們要求科學家從天陽上面直接把火引下來變成能源,這就是天方夜譚,屬于做不到的事情。”邵一鵬嘴角輕蔑的勾了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