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銘晨家的煙花光耀下,周邊的村寨包括鄉街上,各種各樣的議論聲紛紛擾擾,雖然談論的點各有不同,但是,無一例外的都包含著一個意思,那就是對胡家的羨慕。
這或許就是胡建軍和鐘英他們需要的,所謂的面子,就浸透在這些紛紛言語中。
“你們明天要不要去胡家吃酒?”
“人家請你了嗎?”
“廢話,這用得著請嗎?再說了,還能指望人家挨著打電話請啊?想什么呢。”
“你的意思你要去啊?”
“我當然要去,想當年,我和胡建軍是在一個工地上干的,我們有關系。再說了,他家又不收禮,怎么也要去見識一下,弄包好煙抽抽。”
“你就好了,你和胡建軍認識,可是我和他家沒有什么關系,我就算想去,也不好意思去。”
“嘿嘿,要不,你跟著我,我帶你去?”
“這不好吧......”
“你不愿意就算了。”
“不,不,不,我沒有不愿意啊,我怎么會不愿意呢,我去,我去,我就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而已嘛,去人家白吃白喝。”
“別那么多廢話,愿意去就成,愿意去就跟著我,到時候我給你介紹一下,不就認識了嘛,只是......到時候你得幫我干點活,我家豬圈有點朽了,我打算推倒了重新建個新的......”
“我還以為什么事呢,這事小事啊,放心,你到時候喊我,我保準給你下力搞好。”
胡銘晨怎么也想不到,連到他家來吃個升學酒,都能被當作一種籌碼。
上次胡建強結婚,弄出一百多桌,這次是胡建軍家辦酒,還是給胡銘晨辦,這熱鬧程度,應該不會比胡建強結婚還差。
果不其然,原本準備的五十桌酒席,早上的一輪下來,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幸好胡建軍他們有所準備,馬上又調來八十桌的食材,保證上門來吃酒席的人,都不會被落空。而且,胡建軍高興之余就很大方,酒席桌上的每個人都能拿到一包好煙。搞得興盛超市杜格點的煙根本就不夠,還是從涼城這邊緊急送了好幾箱來應急。
煙是好煙,酒是好酒,菜自然也是好菜,雞鴨魚肉樣樣不缺,一點不輸給城里面幾百塊一桌的。
本來也是如此,當初談酒席的時候,不算酒水,談的就是八百八十八一桌的標準。這種標準的酒席,在杜格鄉,算是十分的豪了。
總而言之,這次升學宴辦下來,胡家不但收不到一分錢,而且還要搭進去好幾十萬。完全就是賠本賺吆喝,就是花錢買面子。
不過也不得不說,這個目的是實現了的。在此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胡建強結婚不收禮以及胡銘晨辦升學宴不收禮的事情,成為眾人茶余飯后的重要談資,尤其是對那些親臨現場的人來說,更是他們自吹自擂的一種資本,似乎能成為胡家的座上賓,是多么榮耀的一件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