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看了看手表:“現在也不知道接待報道的老師下班了沒有......算了,那邊有個賓館,先把車開去賓館停車場,開個房間。然后再去學校里面看看,不行的話,就明天再報道。”
順著胡銘晨手指的右前方看去,方國平看到了那一塊書院賓館的大牌子。
不過等方國平把車開到書院賓館時,被告知,已經客滿,而且停車場早就沒有了停車的位置。
這新學期開學,光朗州大學就要迎接七八千新生報道,有相當比例的新生是家人送來的,有條件的人家,更是開著車來,順便在鎮南游覽一下,因此朗州大學周邊的賓館就顯得很緊俏。
今年朗州大學的招生分為三塊,本科生的部分,省內招生兩千多人,省外招生兩千多人,除此之外,朗州大學還迎來兩千多人的碩士生和博士生。
目前,朗州大學的在校生三萬出頭,其中,兩萬名本科生,七千多碩士生和兩千多的博士生。
要是算上毗鄰不遠的朗州民族大學和朗州藝術學院,那么清溪區這幾天連同家長就會涌入幾萬人。
胡銘晨他們最終是在朗州大學的后門一公里多遠的地方,才找到一個還有空余房間的快捷酒店。
安頓下來之后,時間已經六點多了。
胡銘晨背著一個隨身的小包,帶著方國平就從后門順勢走入朗州大學。
朗州大學是一所半開放的大學,雖然有前后門,但是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圍墻,也就是在朗州大學和民族大學之間,隔了一段多年前留下的殘垣,其余的地方,與外面的區隔就靠房子。出了前后門,在面向清溪河的西面,則完全敞開,而這個方向也是朗州大學最熱鬧的地方。
從后門進入大學的人并不多,校門口的保安就坐在他的崗亭里,對于進進出出的人,不問也不登記。更何況,胡銘晨看起來就是一副學生模樣。
“同學,你好,請問一下,新生報道是在哪個地方?”胡銘晨在化學實驗樓前攔住了一個抱著書本的男生問道。
“新生報道啊,那得去大禮堂前面,各個院系的新生接待點就在那里,你去了之后,就會有同學接待你的。”接著這位同學看了看表,“現在都快七點了,就不知道下班了沒有。”
“謝謝,那我去看看,要是他們結束了,那我就明天再報到。”胡銘晨道謝道。
“既然這樣,那就走那邊的樓梯,從中文系的前面過去,過了敬賢樓,再左拐,穿過學者林,就看到大禮堂了。”這位男同學很熱情,抬手給胡銘晨指明了最近的道路之后,這才離開進到化學系的教學樓里面去。
胡銘晨根據他的指示來走,果然看到了古樸的中文系和充滿現代感的敬賢樓,之后左拐就進入到了有二十來畝面積的學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