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鵬博電子集團會慢慢的將生產剝離出去,委托給外面的代工廠來做,總部那邊就集中盡力做科研,從而保持住公司在相關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
胡銘晨并不是一個目光狹隘的人,他知道現代公司,尤其是一家國際化的大企業,一定要抓重點,而且懂得對全球資源進行配置。
如果公司以然保留生產部門,那么為了生產環節,勢必就要分散大量的精力,而且,其專業性和效率,還未必就有代工廠那么高。
以前的老牌國有企業就是什么都自己包,結果卻被負擔過重拖垮。
鵬博電子集團,按照胡銘晨的定位,就是一家專注于電子領域以及未來新興科技領域的高技術公司,為了這個定位和目標,公司所使用的人才沒有任何的局限性,不管是什么膚色,什么國家,很么民族,只要你對鵬博電子集團有用,那么公司都將全力招攬,給予有國際競爭力的薪水報酬。
目前,鵬博電子集團的官方用語還是漢語,但是,英語在里面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今后,勢必英語也會成為里面的一門通用語言。胡銘晨不會狹隘到,要所有加入公司的國際員工都必須熟練掌握漢語的程度,如果那么干,那么會嚇跑那些人,他們這輩子,恐怕精力就得花來學漢語了,誰叫我們的語言是世界上最難學的呢。
為了加快人才培養,鵬博電子集團已經開始與國內的多所大學有了接觸,打算與這些學校加強合作,公司給予資金支持,學校則依托自己的優勢為鵬博電子集團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設置于,這些學校會與鵬博電子集團聯合設立一些學科和科研計劃,加速人才的培養與技術的更新。
在公司擬定的大學合作名單中,并沒有朗州大學的名字。
這也不怪,朗州大學雖是朗州最好的大學,但是放在全國比,前五十名都進不去。公司那邊初步設定的七所大學,全部是國內排名前三十名的,其中水木大學和交通大學是重點。公司會為他們每年提供不少于三千萬的科研經費,同時鵬博電子集團也會成為畢業生的實習單位。
但是名單和初步方案到了胡銘晨的手中后,胡銘晨猶豫了。
朗州大學是自己的母校,是不是也應該將他加入進去呢?
朗州大學是底子有些薄,與外面的名校沒法比。可就是因為這樣,似乎才更應該加大投入才對,否則的話,領先的永遠領先,落后的永遠落后,這似乎并不公平。
所以,胡銘晨思考和權衡一番過后,還是將朗州大學的名字添加上去,而且,科研援助經費也被胡銘晨增添到了七千萬,至于其他大學投入多少,他不管,隨便他們去與學校談。
看到胡銘晨改動傳遞回去的名單,戴維有些不以為然,但是陳學勝卻覺得屬于預料之中的正常。陳學勝和胡銘晨都屬朗州人,能對家鄉的發展做一些貢獻,他當然是很樂意的。而且他也曉得胡銘晨應該會提出意見和修改,這是基于他對胡銘晨的了解。他之所以沒有在前面增設和羅列進去,是不太知道胡銘晨的力度會有多大而已。
現在看來,胡銘晨的力度真的是不小,對水木大學的資助都才安排三千萬,對朗州大學的居然被提高到每年七千萬,要這么說的話,像水木大學這種頂尖名校,只怕不能低于一個億了,否則不太能說得過去。
過段時間陳學勝就要帶隊來鎮南,來與朗州大學接觸商談,同時也是受省里面的邀請來參加一場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