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實在是想不到,這一家人怎么就這樣,就因為那么點小事情都能爭執起來,一下子搞得他有些不自在。
想勸兩句,可是自己第一次上門,又不曉得該如何勸,同時也覺得自己說話不合適,可要是不勸兩句吧,這個事說起來也算是因自己而起,盡管他們講的是柳惠子,但源頭還是自己啊。
一時間,胡銘晨有點坐立不安。
“別人家是別人家,我們家是我們家,你不能因為你的工作,就要求全家都要去當兵,那你當初干嘛不找一個女兵結婚算了,那樣的話,你們正好比翼雙飛。”文瀾氣急道。
“你不可理喻,簡直不講道理......”柳春秋自然也是生氣的。
“你們別吵了!”柳惠子冷著臉,大喊一聲,“你們煩不煩?我的事情我自己作主,再說,也不看看我都多大了,你們是閑得心慌是嗎?”
柳惠子的大嗓門果然起到了應有的效果,柳春秋和文瀾頓時雙雙選擇閉嘴。
“惠子,叔叔和阿姨也不是真的吵架,你......”胡銘晨左顧右看少頃之后,開口勸柳惠子道。
他不方便勸柳春秋和文瀾,可是,柳惠子與他是朋友,勸她還是恰當的。
“他們是什么德性我還不清楚嗎?這七八年來,就為了這點事,那是吵了不下數十次,我就納悶了,你們怎么對我就那么操心。”柳惠子郁悶的打斷了胡銘晨的話道。
的確,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柳惠子,同時也給他們家帶來了賣盾和極度不和諧。
在很多行業,通常父母做什么就不太希望子女做什么,比如醫生,當醫生的父母一般都不希望子女繼續學醫,比如演藝圈,雖然有不少的星二代,可是,很多明星其實并不太愿意子女走那條路。
可是軍人不同,似乎大多數當兵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也去軍營走一遭。著或許和軍人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有很大關系,再說,部隊的確能很好的鍛造人。
十七歲那年,柳春秋就要求柳惠子去讀軍校,或者就干脆去入伍。
對此,文瀾那是極力反對,在她眼里,柳惠子干什么都可以,可就是不能去當兵。
文瀾反對柳惠子去當兵,除了因為柳惠子是女孩子,她希望柳惠子可以文靜淑女一些,不要成為一個粗女之外,還因為,她覺得柳惠子要是去了軍營,那文瀾就會長期見不到女兒。
自從與柳春秋結婚之后,除了剛結婚時的那半年可以經常見到柳春秋之外,其余的時間,他們一年內相處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其中一多半還是文瀾去部隊上。
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因此對于柳惠子去部隊,那時千方百計的也要防止。
結婚前,文瀾覺得柳春秋有男子氣概,是個男子漢,而且家境也不錯,那時她是義無反顧嫁給柳春秋的。
當時文瀾也做好了一些當軍嫂的心理準備,只是,后來的生活,讓她覺得當軍嫂實在是太難了,壓力太大了。柳惠子出生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是文瀾自己獨立帶孩子,甚至在柳惠子會說話了之后,柳春秋從部隊回家探親,柳惠子竟然都不曉得他是誰,不會喊“爸爸”那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