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戴維上一場表現得那么兇狠,有一方面就是打給胡銘晨看的,他角色自己那樣,能震懾住胡銘晨,能讓他心有余悸。
現在提出不要這些防護的東西,戴維又是抓住了主動。在他看來,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胡銘晨是會決絕,或者找理由推脫。
畢竟上一場在有護具的情況下,你黑人老兄都被打那么慘,這下子拿掉護具,豈不是會更凄慘?
只要胡銘晨拒絕,那么結果就差不多定了,一個連真正對戰的勇氣都沒有的人,不輸還能怎么樣。
沒想到,胡銘晨答應了。
旋即戴維就去做裁判的工作,意思就是他們兩人都覺得那些護具礙事,發揮不了他們的水平,而且,他還單方面的提出,如果胡銘晨要用的話,他不介意,但是他這回堅決不用。
裁判然后就問胡銘晨的意見。
“他激將法都拿出來了,我能不同意嗎?如果我堅決不同意,那就是認慫了,而且,也顯得你們慫了,這家伙就是居心不良,他既然喜歡那么打,我陪他就是。”
“他的拳風很硬,你可有把握?”裁判這是在替胡銘晨考慮了。
按理說裁判應該立場公正,可是畢竟內外有別,再加上戴維剛剛說的話也確實有些瞧不起人,搞得裁判想不站在胡銘晨這邊都不行。
兩個比賽的人沒有意見,況且戴維又十分堅持,那么這場比賽就成了沒有任何防護的肉搏戰。
看到臺上的兩人將防護解下來丟往臺下,觀眾們頓時就發出了一陣詫異的驚嘆。
“喂,他們這是......干什么?拼命嗎?”
“我靠,肉搏戰啊!”
“他們兩人有仇?需要這么玩命嗎?”
......
“最后的這場比賽,為了因應米國留學生戴維的要求,選擇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比賽,雖然這樣能更好的發揮,我們還是希望不要有非必要的受傷......”等兩人解除裝備之后,主裁判用話筒將情況通報給大家。
主裁判著重強調的就一句話,那就是這是戴維自己主動要求的,胡銘晨屬于被動選擇。
換言之,這句話也為后面可能的受傷奠定力道責任基礎。
這就是我們的話術,如果算責任,戴維自己就得排第一。
兩人做好準備之后,比賽正式開始。
戴維瞬間就對胡銘晨連續擊了三拳,這家伙的出拳真的挺快,幸好胡銘晨示好沒有大意,連續閃躲避開,不過還是對他的拳風有了切身的感覺。
戴維雙手舉起,在護住頭的同時,不停的輪換著對胡銘晨做試探性的進攻。
一開始的三拳都被胡銘晨避開,戴維也不敢小覷胡銘晨的實力了。
而胡銘晨也是雙手護頭,腳上則不停的做變換移動。
兩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盯著對方,隨時觀察和注意對方的任何一點動作細節。
在看臺上的觀眾眼里,一開場胡銘晨就似乎顯得被動,因他雖然躲過三拳,可隨著步伐的移動,他是在后退,而戴維則是逼迫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