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可不希望自己投下去的錢,最后變成了一堆起不到太大作用的文稿,也不希望自己的母校養育一大堆就知道寫文字的所謂專家和學者。
“是啊,這一點我是贊同的,不過嘛,也沒辦法,我們的考核制度就是這樣的,出論文,出書是目前最被重視的考核手段,在這種制度下,哪個不是拼命寫論文呢?”馬志遠嘆了口氣道。
連馬志遠自己都必須依循這個制度,他也是靠這個考評制度走到今天,所以他是深有體會的。
“馬校長,校外的部分您左右不了,那么校內的體制,您是不是可以修改和調整呢?你不是都看到問題所在了嘛。干嘛不給那些優秀的老師和研究人員足夠的空間去潛心做學問呢?還有就是教學,有些老師啊,寫文章厲害,可是不愿意給學生上課,要么就是敷衍了事,這也是不行的,既然是學校嘛,這教學才是第一位的啊,不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學生,就老向著去校外賺錢,這......呵呵,我覺得也應該管管。”胡銘晨建議道。
“談何容易,我們學校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這牽扯到我們與主管部門的關系,牽扯到我們與其他兄弟院校的關系。你想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我們這樣做,我們能忽視嗎?那些排名評定單位要求的指標是那樣,我們能忽視嗎?還有,其他院校都一樣的模式,而我們特立獨行,不僅會影響到對我們的看法,還有人員交流也不好銜接了呀,除非,全國統一扭轉,要不然,一己之力,難以撼動,只能慢慢潛移默化的一點一滴調整。”馬志遠根據客觀情況說道。
胡銘晨一想,也還真的是這樣,在一個龐大的體制內,想要做到別具一格,是很難很難的。
別說是公辦大學,就是私立大學,也別想脫離現實,要不然,大家不帶你玩兒的話,一樣的難以立足。
“也是哈,看來要扭轉,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胡銘晨無奈的同意道。
“雖然大的方面是全國一盤棋,可是,有些細節,還是可以內部改進的。比如你說的,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和包容,比如讓教授,尤其是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也給本科生上課并且納入考核范疇,還有在論文的采用和把關上,盡可能的嚴格,卡掉那些質量不高的論文,防止學術腐敗,學校內部做出一些制度安排,保障那些潛心科研,耐得住寂寞搞研究的科技人員的基本待遇,再就是擴大學術交流,促進我們的教室和研究人員學習其他學校,其他國家的好經驗好做法。”馬志遠隨即又補充道。
馬志遠作為校長,不可能這些問題沒有考慮過,何況,他每年還要出席游一些校長論壇,就算自己沒有深刻思考過,那借鑒也能借鑒得來一些。
“對,對,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只能力所能及的一步一步來,每天進步一點點,幾年下來就會前進一大步。”
“呵呵,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吧,我們教育界,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過呢,終究還是投入很重要,不管是人文社會科學還是其他學科,都只有在住夠投入的情況下,才會有豐厚的產出。”馬志遠滿意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