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給王展和李洪杰打電話,只能說是預做準備,要是沒有災情,那自然是最好,可一旦真的有什么嚴峻的情況,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實際上胡銘晨隱約記得是有這么一次災難,并不是龍山省自己下雨造成,而是上游的暴雨導致下游的河道漫堤所致,下游比上游的災情還嚴重。
胡銘晨自從發家致富以后,其實很少做慈善事業,就算做,那也是在自己的家鄉,或者自己就讀過的學校。
如果說首富,胡銘晨絕對實至名歸,可是首善,他就還有不小的差距。
不過自從去年,胡銘晨以及下屬的企業,開始對教育領域給與重要的捐獻支持之后,胡銘晨似乎在這方面的心境已經有些一些變化。
此次大雨過程,雖說胡銘晨決心投入抗災,是因為田勇軍誘發,可他絕對不是就單獨為了幫助田勇軍,對他家進行救援那么簡單。
如果只是搭救田勇軍家,壓根沒有必要搞那么大的陣仗,隨便派幾個人或者單獨給出一筆錢就行。
他之所以那么重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做點事,對國家做點事,對人民群眾做點事。
從需求理論的角度出發,胡銘晨現在已經不愁吃穿,甚至他也不缺周圍人的尊重,而他更想獲得的就是一種內心深處的滿足感,一種自我的肯定和自豪。
次日一早起來,雨已經停了,經過幾個小時的洗刷,感覺空氣特別的清新干凈。
胡銘晨還是像往常一樣出門跑步和鍛煉,只要沒有特別的事情,晨練基本上已經成為胡銘晨雷打不動的必備項目。
胡銘晨先去大操場跑了二十圈的步,然后就到一旁的器材訓練區去做一系列的健身運動。
在校園里面鍛煉身體,并不只是學生的專利,很多老師,尤其是退了休的老師,他們也是十分喜歡晨練的。
就在胡銘晨做深蹲和雙杠運動的時候,旁邊就有一個七十來歲的老教師一邊聽著廣播,一邊做壓腿。
他那收音機的音量挺大,盡管胡銘晨與之相隔了好幾米,收音機里面廣播的聲音,胡銘晨還是能夠基本聽得清楚。
“......現在播報早間新聞,今天的新聞,我們重點關注今年第一輪的強降雨。根據今早六點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天氣情況,昨日夜間到今日白天,西部地區普降大雨,岐鳴省南部,梅嶺河中上游,迎來強降雨,尤其是華北北部,黃淮西部,出現了劇烈的強對流天氣,不僅出現了七到八級大風,伴隨著出現了特大暴雨,岐鳴省山區雨量超微三百毫米,為近二十年來的最大暴雨......”
聽到這里,李文杰就聽不下去了,從雙杠上跳下來,就趕緊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