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這樣的東西,才能吸引觀眾,才能讓節目受到關注,吸引更多人觀看。
要知道,一檔節目有沒有人看,那可是牽扯到方方面面的。
首先就是廣告,一個節目熱火了,廣告價格、廣告招商會變得很容易,甚至輕而易舉。
有了廣告,那么每個人的收入就會變得不同,甚至他們的影響力也會陡然增大。
就拿主持人來說,一個很火的節目主持人,和一個半死不活的節目主持人,他們的影響力,他們在圈內的號召力,他們的收入條件,他們對外的商演和代言,全部也會跟著不一樣。
各行各業講求三六九等,在電視圈里面,更是如此。
“呵呵,在科技界,總所周知,鵬博電子集團是最在乎研發投入的企業之一,現如今,我們真真切切的見識到了。陳康,剛剛有老板建議你慎重選擇,我覺得這也是對你的愛護,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你的身上,選擇,如何選擇,就成了考驗你的時候。”主持人楊維臨場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他很快就反應過來,打破僵局。
“謝謝各位老板的厚愛,我現在......還是有些緊張......”陳康沒有掩飾他的心情。
“呵呵,我能理解,換成我,換成我們每一個人,處在你的位置上,相信都會和你有差不多的感覺。一畢業就能拿千萬年薪,真的是一大際遇啊,我們節目開辦至今,也是唯一的一個,在此之前,我印象中只有一位職業經理人被兩百萬的年薪被一家公司給簽走。當然了,我這么說,也并不是你就一定會選擇去鵬博電子集團,其他企業,你也可以考慮考慮,畢竟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能夠影響到我們未來的職業人生。”楊維站在主持人的立場道。
“陳康,我給你講,我們并不是羨慕和嫉妒,剛才楊維有一句話說得很多,第一份工作,對我們的職業生涯是真的影響很大,可以這么說,你未來三十年的職業之路,或許都脫離不了第一份工作的潛在影子。”洋信集團的張總道。
“對的,張總這個話很在理,我們都是過來人,深知這里面的牽扯。有人找工作時為了錢,有人找工作是為了事業。那些找工作一心為了錢的人,到最后,基本上是兩者盡失,而找工作時出于事業考慮的,往往最終是兩者盡得。古往今來,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旁邊的這位李總,他就遇到過。他們公司有一個人,也是米國回來的,人家在那邊,可是拿著三百萬美金年薪的人,到李總這邊,只有五百萬RMB的年薪,相差數倍。可是幾年過去了,那個人應該有十數億身價了吧?”遐思集團接過洋信集團張總的話,語氣像個長輩關心后輩一般,苦口婆心的道,最后一句,則是問向了李洪杰。
李洪杰心里是很膩歪的,你自己說就說,扯上我干什么?你們公司沒這種人,就扯上我們公司,讓我來給你背書嗎?真是老狐貍。
最關鍵是,李洪杰并不想與陳學勝產生嫌隙。
姓柳的與陳學勝沒有關系,沒有往來,可是李洪杰有的。
他們中間,夾著一位胡銘晨呢。
李洪杰知道,鵬博電子集團的幕后之人就是胡銘晨,而陳學勝也知道阿牛公司的大股東就是胡銘晨,也是因為胡銘晨的關系,李洪杰的位置才會那么穩。
私底下,李洪杰與陳學勝是沒有多少交往,可是在公共場合,兩人見面,互相之間還是很客氣和親近的。
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每年總會在一些論壇,一些會議上面同臺那么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