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學院。
韓淑珍敲了敲虛掩的教導處辦公室門,然后推開門,發現秦主任的身影:“主任,您找我?”
“韓老師也來了,進來進來!”秦主任招招手,示意她進去。
進入辦公室,韓淑珍發現來的人不少,都是學校的外語老師。在秦主任身旁,還有一名端著茶杯的陌生中年人,見她看過來,友好地向她笑笑。
“主任,您找我們有什么事?”看到一屋子外語專業教師,韓淑珍奇怪地詢問道。
“我自我介紹一下吧,”那名中年人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很客氣地說道,“我姓李,李德清,是四機部的。目前我們正準備邀請世界各國的半導體企業,來華投資辦廠……,呃,主要當然是希望借此向他們學習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我們呢,寫了一個邀請稿,想請外語學院的同志,幫著翻譯成英語、德文、法文、日文等各國文字,以便我們發送傳真給對方。”
原來是幫著翻譯一篇邀請稿。
韓淑珍等一眾老師對此并不陌生,作為專業的外國語學校,首都各部委、行業單位,都經常請北外幫忙,翻譯一些外文書籍、函件。
有事碰到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動,還會請學院的教授陪同,充當翻譯。
“如果沒有太多專業詞匯的話,我沒有問題。”一名英語專業的教師,爽快地答應道。
其他老師紛紛點頭。
中譯外和外譯中,最怕的不是翻譯量大,而是擔心里面夾雜太多的專業詞匯,偏偏醫學、電子、機械類文章中,這類專業用詞非常多,光是查字典,就查得人頭大。
“沒有沒有,就是一般的對話,主要是將我們的優惠條件告知對方,沒有專業詞匯。”李德清連忙說道。
“稿件帶了嗎?”韓淑珍問道。
“帶了帶了。”李德清掏出一個工作本,翻到他手寫的邀請稿那一頁,雙手遞了過去。
韓淑珍接過工作本,其他老師都湊過頭來。
先看了一下字數,一頁多一點,總共只有兩三百字。
老師們微微一笑。
這點翻譯量,給她們幾分鐘就能完成了。再推敲推敲措辭,文采寫得好點,也要不了十分鐘。
“咦,這不是已經邀請了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了嗎?”匆匆略過抬頭,韓淑珍看到中間段落,驚訝道。
這一段是這樣寫的“……經雙方友好協商,我部對外招商引資取得重大成果,成功與美國華美集成達成合作。美方同意,在兩年內引進全套月產一萬塊集成電路的3英寸生產線,承諾為中方培訓生產技術人員,并以五年為期限,逐步向中方轉讓相關技術。
而中方則承諾,給予華美集成三年免稅、五年稅收減半的優惠,同時承諾免費提供土地用于建設廠房,另外在生產線建成投產后,每年達成不低于十萬塊集成電路的包銷協議……”
看到眾位老師怪異的表情,李德清忍不住老臉一紅。
他肯定,這個所謂的華美集成就是一家騙子公司,正經的美國企業,哪有叫這個名字的。
其實疑點一直存在,只是他始終不愿接受罷了。
說來說去,若不是受了日本人的刺激,但凡有一家靠譜的外國半導體企業來華投資,他也不致于病急亂投醫,上這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