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很想要求助一下,有一對戲精父母該怎么辦
最后她是決定不要管她爹她娘了,否則的話,得到的結果大概也只是水漫金山。
所以她手里面的裝著云錦跟吳道子畫作的盒子塞給了面無表情的丫鬟,掉就走。
大概是米亞的歸家帶來的人氣,臨近過年沒有幾天的時候,李放也回來了,而且不是一個人回來的,是帶著一個朋友一起回來的。
這讓李家的夫婦有些失望。
大兒子現天天就差沒有穿著一身道袍上朝了,念道德經跟各種道藏念的比四書五經要順,眼看著是已經不打算娶妻子,就等著弟弟開花結果撿宜。
李家夫婦對此無可奈。
李格從就是一個有主意的人,向來是走一步看三步,人中除了那一場大病之,從來沒有過意。就連官場上面都是如此,誰能想到當年一個的翰林今會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呢而且這個近臣居然沒有遭到朝中大臣們的彈劾,簡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他們就只能希望放到李放的身上,指望著這個兒子早娶妻子,開花結果,也省的到時候大兒子朝中奮斗出來了成就,家中后卻無人接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份榮耀旁落。
可是兒子讓他們更愁。
李放的性子大概是真的得到了釋放,一出閘,就再也沒有了回的希望。
這幾年當中,除了他大哥病重的那一回之,居然是逃得遠遠的,如果不是每年有家書報個平安的話,他們都快要以為這個兒子出事了
這的一個浪子,想要讓他早早的定下來成家又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李放的性子,李老爺居然連父子三探花的事情都不怎么糾結了,天天想著兒子回來之后怎么收拾他。順的,跟林老爺學習,給大兒子去信,讓他幫忙給兒子看,找一個合適的兒媳婦。
這次李放帶了人回來的時候管家沒說是男是女,剛剛經歷了隔壁姨子家的女兒帶了一個女婿回來的事情,李老爺就以為兒子也帶了一個媳婦回來。可是見到了人之后才發現哪有什么兒媳婦,那根本就是一個男人,是一個看起來就很有心計的男人
李老爺雖然探花這件事情上面有些過于執著,甚至是瘋魔,可是要說他真是個傻白甜那也不可能。
能教出來李格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個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他不想要做官也只是因為看的太透徹,懶得應付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而不是因為他沒有那個能力。至于李放,則是因為身為幼子,上面有了頂立戶的長子,沒有下狠心教導而已,不然的話,也不會養出來這么一個熱情又熱血的性子出來。
他幾句話功夫就探出來了兒子的這位結兄長是個城府頗深的人士,他那個傻兒子根本就玩不過人家。
不過他沒呢,家里面有個大兒子能夠壓得住場面。再不濟,隔壁家的甥女跟她的夫婿也能鎮得住,所以他倒是沒有這件事情給放心上,左右那人翻不出來什么大風浪。
他這云淡風輕的子讓李夫人很是不滿,人家歹救了你兒子的性命,怎能如此態度倒不是說李老爺對救了兒子性命的人冷漠無情,只是對于救命大恩來說,他的態度也太平常了一些。
“你又怎么知道這件事情里面沒有此人的手筆”李老爺對妻子的態度頗不以為然。
他自來性子多疑敏感,又兼此事過于巧合,加上兒子的兄心機深沉,自然會多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