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貴族現在的狀況,不太好。
盡管因為長子繼承跟限定繼承方式的關系,英國貴族要比歐洲大陸貴族顯赫得多,也更加的富有,但跟一百年前比較起來,他們還是衰弱了,并且這個衰弱的過程還在繼續。
工業革命導致的生產力大爆發跟瘋狂向前奔跑的科技是導致了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
在過去的將近半個世紀里面,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跟新西蘭這些擁有廣袤土地的國家不斷的挖掘著自己在農業上面的潛力,大批量的開墾草原,進行各種作物的種植。然后依靠著低廉的鐵路運輸價格跟冷藏技術的發展導致的愈發繁盛的遠洋航運業務,瘋狂的向著全世界輸出自己的農產品。
以至于英國這個本來就嚴重依賴進口食物的國家在上個世紀末的食物進口數量比世紀中后期翻了一倍還要多。而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國國內的農產品價格也跟著國際農產品的價格一起降低,連帶著那些手中擁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們的收入也隨之降低。
伴隨著降低的地租而來的是銀行債務利率的上升,戰爭期間,銀行的利率從35變成了6,而糟糕的是,不少莊園以及其附加的土地是有負債的。這決定了即使是這些大片土地的擁有者什么都不做,也要支付給銀行的大筆利率。
收入降低,可是需要支出的費用卻增加了,這讓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享受著特權的貴族們感到無所適從,破產的不在少數。
如果說農業上面帶來的沖擊只是讓大地主們焦頭爛額,拆東墻補西墻還能勉強度過難關的話,那么進入到新世紀以來的遺產稅就是給了他們重重的一擊。
從本來不需要納稅變成百萬級別的莊園需要納稅,再到現在的15的遺產稅,地主們絕望的發現政府正在對他們步步緊逼,而可以想見的是,未來這筆稅金還會更加增長,直到他們再也無法負擔高昂的遺產稅而不得不讓出家族已經居住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莊園。
實際上,早在戰爭中期,英國莊園的翻修跟興建就已經幾乎完全停滯,因為這些擁有大批土地的人們不得不開源節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菲利普有不少這樣的同學,為了應對來自于土地收入驟減帶來的各種危機而不得不拋售家族產業的貴族們。
或許還要加上一些因為戰爭失去了繼承人之后,不得不支付大筆遺產稅卻又囊中羞澀的新任xx爵士們。
人生艱難,莫過于此啊。
這樣嘆息的貴族們還不知道,遺產稅這玩意兒,會在未來的二十年里面一路從15飆升到40再到50、60,并且附加各種亂七八糟的稅收跟所得稅,坑的大筆沒有來得及把家族財產轉移到基金會中的貴族們近乎破產,不得不依靠出售自己家族的那些收藏品跟土地來籌得支付遺產稅的大筆金錢。
到那時候,這些人大概就連人生艱難都喊不出來了。
不過現在是1919年,遺產稅還沒有高到讓人窒息到不得不痛苦的割肉,所以菲利普的那些同學們倒是沒有一個個的整天都愁眉苦臉愁眉苦臉也沒用,除非他們能夠像馬爾博羅公爵那樣厚著臉皮娶一位美元公主。
但問題是跟馬爾博羅公爵這樣的世襲大貴族比較起來,又有幾個貴族繼承人有這個資本能讓遠在大洋對岸的美元公主的父親心甘情愿的付出大筆的嫁妝呢
而且美國白手起家又迫切需要一個足夠尊貴頭銜讓自己在紐約社交界站穩腳步的暴發戶家族也沒有那么多。
總而言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二十世紀初的第二個十年,英國的貴族們開始了拋售自己的產業,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延緩家族的衰弱。
這個時候,米亞這種手握大筆金錢的買主非常受歡迎,是絕對不用擔心買不到合適的房產的。甚至為了讓她愿意買下那些亟需修葺的莊園,很多貴族們還有可能降價或者是附加一堆的贈品。
比如說家族正適齡的繼承人,跟美元公主比較起來,當然還是這種貴族出身的本土淑女更加符合這幫子已經窮的只能靠著老婆的嫁妝生活還看不起老婆出身的老爺們的高格調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