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青青說,”哦,那也不錯,我這邊《尋仙》火得一塌糊涂,淝水晚報因為連載的因素,現在都發行到燕京、滬海去了。
前幾天晚報社長還主動跑來公司呢,跟我說了一下連載的稿費分成問題。
他說現在每天發行量達到300萬份,但是報紙畢竟便宜所以分成不高。
但是《尋仙》第一冊的出版,銷售成績不錯,現在也到達了260萬冊了,按照4/6分成,每冊22元算,我們也能分到接近3000萬元。
還有,就是今古傳奇雜志,也與我們簽訂了連載協議,現在剛開始,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具體銷售了多少冊?
不過現在也有110萬冊了。
還有香港的明報,金庸先生親自發來親筆信,也要連載呢,前幾天的消息,明報每天發行量達到200多萬份,但是報紙你是知道的、利潤薄。
金庸先生對《尋仙》贊不絕口,認為這是一本‘天下第一奇書’,成就超過了《蜀山劍俠傳》。
他在信里還說,《尋仙》真的寫得很好,有開宗立派的資格,他說這不是一部傳統的武俠小說,而是如他的名字一樣,是一部修仙小說。
不過,這都不是讓我最為驚呆的。
最驚呆的是,在58章之后,關于修仙,關于修仙者的功法體系,終于出現。
煉氣,筑基,結丹,元嬰……這種修煉體系的誕生,不僅驚呆了我,也徹底的讓整個香港沸騰起來。
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修仙體系,他的產生,就如開宗立派一樣。
我已經可以肯定,在這種體系的產生之下,他完全可以領引潮流,打造一個流派。
。
最最厲害的是,《尋仙》,打造了一個武俠世界里沒有的修仙者經濟系統。
親筆信下面還有另一個香港大神的簽名——倪匡。
狀元小哥,你應該感到非常榮幸,兩位大神的稱贊,真牛!我打算在第二冊上把這封信作前言用。
這個想法是不是很妙?
!……還有哇,我們學校的一位歷史系教授,跑到那本書的評論里,自報家門、實名留下了洋洋千言的讀后感,然后獲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贊。”
……蜀山劍俠傳雖然算得上是一部奇書,但他卻沒有打造一套自己的仙俠體系。
他沒有像武俠那樣的理論基礎,所以,哪怕后面有作者也想寫這樣的作品。
但因為沒有完整的仙俠體系,也沒有完整的修煉理論,于是,這種類型的作品,也就一直得不到傳承。”
我所說的仙俠流,指的是一個流派。
這個流派,指的是可以傳承下去。
也就是所有的作者,都可以根據這樣的流派,寫出自己的作品。
正如武俠類型小說,很多的作者,可以在當今武俠體系之下,寫出自己的武俠作品。
蜀山劍俠傳雖然算得上是仙俠流的開山祖師,但他卻不具有傳承的功力,也不具有開宗立派的功力。
在我看來,一個流派的誕生,他不一定是否是第一個產生。
只要,他的出現之后,可以引起無數作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