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副總理說,“大家都坐,狀元小哥的厲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前段時間的大參考上每周都有他的故事,美國國務卿賴斯為了拉攏他,不是故意做了一次偶遇嗎,你們以為美國那些精英們都是吃干飯的。
都坐吧。”
老校長問起,“你知道我是搞核反應的,你剛才提到了石墨烯,詳細說說吧。”
“我打算在水木大學成立一個研究所,專門研究這個石墨烯的應用。”
陳中天與老校長開始談話。
這場談話一開場就氣氛非常嚴肅,談話內容更是仿佛涉及人類未來命運一般的凝重。
當然,這個所謂的凝重,全都是陳中天用口頭畫大餅的形式展現給其他人的。
但老校長并不糊涂,嚴格來說,應該是相當精明,陳中天表現得越認真,他的反應也就相對應著更認真。
最后老校長代表學校答應了所有陳中天提出的要求,包括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所有權歸陳中天個人所有,但參與研究的主要人員依然享有在理論成果上署名的權利,不過前提是所有研究的理論成果,至少要等到十年之后或者國內掌握量產應用技術后才能對外公布。
此外,天仙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在實現從理論到大規模市場應用后,水木可憑技術入股相關產業,與天仙集團展開進一步合作開發,占股最多不超過20%。
還有一點,參與研究的人員,第一必須是黨員,第二從今往后不準出國,簡單來說就是,得靠得住,不能泄密。
“錢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技術必須掌握在中國國境線內。
等到技術應用成熟之后,等到我們能大規模量產了,到時候所有對這些技術人員的虧欠,缺多少,我給他們補多少。
當然最理想的結果是,等我們做到一定程度,引起國家足夠重視的時候,我可以把實驗室移交給國家,保密工作由國家來完成。
我們早一天做出成果,能多瞞住一天,中國在這個領域就領先世界一天,能多瞞住一年,中國在這個領域就多領先一年。
如果國外過幾年有人發文章了,拿諾貝爾獎了,那是他們的事情,跟我們無關。
我要的是盡快形成產能規模,盡快掌握核心生產技術,這個技術一旦成熟,比拿一百個諾貝爾獎都有意義。
最好您挑選科研隊伍人員的時候就跟他們講清楚,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重要程度僅次于國防建設,做好了,中國就能在工業化道路上實現對整個世界的彎道超車,所以不要被功名利祿迷惑了雙眼,我一年一兩個億砸下來,不是給自己打廣告用的。”
說完之后,陳中天隨手拿過桌上的紙和筆,飛快地寫起了一段分子式。
老校長微微皺著眉頭站起身來,走到陳中天身后,彎下腰看,一瞧是個很簡單的東西,可一時間卻反應不過來,這東西到底能有什么用。
老校長不由疑惑道:“你這個是?”
“石墨烯。”
陳中天直接揭曉答案,然后緊接著,又在紙上寫了句石破天驚的話,“雙層石墨烯分子,在常溫下,如果以1.1度左右的微小角度扭轉,就會變成一個超導體。”
老校長看到、眼角微微一抖,驚聲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