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孫強同志
展信安。
不知不覺,我已抵達農村務農三月有余,作為新中國的知識青年,能來到這個美麗而淳樸的鄉村,支援這里的建設,我倍感榮幸。
這里的風景與溪源鎮截然不同,廣闊的田野一望無際,讓人一眼就能看見豐收的美滿。
我借住的當地人家很友善,總是很照顧我這個南方來的孩子,他們怕我吃不慣北方的醬菜和饅頭,還特意尋來了大米。
其實醬菜和饅頭也很好吃,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里隨處可見的柿子樹,到了秋天,柿子就紅了,像一盞盞紅色的小燈籠掛在樹梢上。
阿強哥,我很想邀請你過來看看,你一定會喜歡這里的風景,可惜新鮮的柿子不好郵寄,我只能尋了些柿餅,好讓你嘗嘗北方的味道。
這里一切都好,你不要為我擔心,唯一不好的,大概還是想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在溪源鎮的美好歲月。
隨著信件送到的,還有一個大大的包裹,里頭不只有滿是白霜的柿餅,還有不少當地的土特產。
顧秀秀一邊收拾,一邊忍不住說“阿海這孩子老惦記著咱家,他去下鄉多苦啊,這么多東西不留著自己吃,反倒是給你寄過來了。”
孫強笑著說道“媽,回頭你多弄點酸菜和肉醬,我給他寄過去,阿海肯定惦記這一口。”
顧秀秀一聽,滿口答應“成,我多弄點,讓他能吃個夠。”
孫強繼續往下看,又嘆了口氣“這報喜不報憂的,全說好事兒了。”
北方怎么樣他不知道,但上河村那邊的知青哪一個不是叫苦不迭,恨不得早早的回到城里頭,只是奈何沒辦法。
上河村還算是生活條件還可以,年年豐收的地方,這里都這樣,可以想象嚴海在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孫強心底擔心嚴海的身體,卻又鞭長莫及,只得想著法子給他寄東西,免得他吃喝也跟不上,還找孫淑梅買了幾大包餅干一塊兒寄出。
就像孫強擔心的一樣,嚴海剛到的時候,確實是過了一段苦日子。
嚴海自小身體不好,因為家庭條件不錯,這一點倒是也沒有妨礙。
如果不是高考忽然取消,按照他的成績,好歹是能考中大學,當一個不用風吹雨打的辦公室文員。
只可惜混亂打破了嚴家的計劃,萬事不由人。
背著大大的包裹,從火車上下來的時候,嚴海心底彷徨不安,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會被分到哪里,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人。
長達幾天幾夜的火車,已經讓嚴海精疲力盡,走路都在打顫不說,整個人更帶著狼狽和頹廢。
站在人群中,嚴海只是被動的被人群推著走。
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嚴海已經被擠得滿頭大汗,他都能聞到自己身上的汗臭味,卻不得不忍耐著。
“去楊林村生產隊的知青在這兒集合”
嚴海連忙往那邊走,扯著嗓門喊話的是個人高馬大的男人,嚴海瞧著,覺得他比孫強還要高一些,那膀大腰粗的架勢,一看就不好招惹。
男人瞥了他一眼,皺眉道“嘿,又分了個小雞崽。”
顯然十分不樂意接受南方來的知青,覺得他們一個個嬌滴滴的不會干活,純屬是給他們生產隊添亂的。
嚴海抿了抿嘴,沒有反駁,只是說“我會好好干活的。”
男人聽見這話,倒是多看了他一眼,心底覺得至少是個聽話不惹事兒的。
很快,七八個知青集合完畢。
男人看了看名單,皺眉道“怎么還差兩個人,這黑妹和劉云去哪兒了,你們誰認識”
眾人都是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