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東吟誦的四句詩,倒是讓在場的孩子都是一愣。
顧二弟首先回過神來,用力鼓掌“大哥念的好。”
啪顧明東拍了一下他的額頭“別耍寶。”
他彎下腰仔細看這幅畫“三妹確實是撿到寶了,這幅金線藍牡應該是張大家的作品。”
“張大家”顧二弟驚訝道。
顧三妹奇怪的看著他“你知道”
“不知道啊,我只是覺得這名字好,又是大又是家的,是個好名字。”顧二弟評價道。
他們也才上到初中,而且最后一年正逢動亂,這些“封建殘余”的東西怎么可能會教。
顧三妹又想錘這個哥哥了“那你瞎咋呼什么,我還以為你知道是誰。”
顧明東倒是提起幾分興致來,畢竟這位畫家在后世可謂是赫赫有名“你們看這里,大家居士,指的就是張大家。”
“張大家是現今極為有名的一位畫家,在山水畫方面尤為出色,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說的就是他。”
結果一抬頭,大大小小都滿臉疑惑。
顧二弟更是搖著頭說“聽了,沒聽懂。”
顧明東無奈一笑“很有名,人還活著,旅居國外,這樣聽懂了嗎。”
顧二弟連忙點頭。
顧三妹倒是說“原來人畫家還在國外,怪不得人家要丟到回收站來,萬一被發現了可得挨。”
這么一說,顧二弟也說“那咱可得藏好了,別被人發現了。”
顧亮晨點著小腦袋,將畫卷整整齊齊的收好了,想了想塞進了床底下。
顧三妹還說“我還以為是古畫呢,結果畫家都還活著,估計放上十年都不值錢。”
顧明東笑著說了句“那可說不準,指不定放個十年八年,就價值連城了。”
“怎么可能,我就沒見過還能值錢的畫。”顧二弟表示不相信。
顧明東沒有繼續解釋,畢竟他為什么知道張大家,還能認識他的畫,這都是沒法解釋清楚的,既然畫都帶回來了,那就好好收藏著就是了。
對于老顧家而言,就算是知名畫家的畫也不過是個小插曲,這時候的人認識不到一幅畫能價值多少,也體會不到文化的魅力。
物資緊缺的年代,除了填飽肚子的大事兒,一切都得往后站。
畫卷往床底下一塞,第二天,該干活的干活,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點不耽誤。
顧明東沒想到的是,時隔幾日,鄭通忽然找上門來。
開春之后,顧建國又去申請了六頭豬,養豬的重任自然又落到了顧明東頭上,每天都能例外拿到三個工分,到了年底豬夠肥的話,還能有額外的獎勵。
為了吃豬肉,顧明東對養豬也十分用心。
這一日,顧明東正好喂完豬,就瞧見鄭通背手站在身后,正似笑非笑的瞧著他。
顧明東一愣,迅速回想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
吳巍那邊欠著的糧食都還清了,顧蕓讀書也都好好的,成績不好不差,至少比顧亮星用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