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來人的時候,顧建國正拉著大侄兒站在稻田邊。
初夏時節,正是上河村最美麗的時候,從山野到田園都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將山清水秀四個字鐫刻在這個平凡的小山村里。
水稻田里,嫩綠色的稻穗抽出了一朵朵乳白色小花,它們靜靜的黏在稻穗上,偶爾微風拂過才微微搖擺。
即使湊近了仔細嗅,也聞不到什么味道的小花,看似平平淡淡,卻孕育著勞動人民豐收的希望。
經過顧明東親手異能培育的糧種,在足夠的化肥和仔細的照料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顧明東無比確認,等到今年秋收的時候,這一批改良過的糧種一定會給他們帶來驚喜。
顧建國沒有大侄子的這份信心,但彎著腰,查看著一塊塊水稻田,臨了也咧著笑說“長勢都不錯,只要灌漿的時候別出差錯,咱們生產隊今年肯定能豐收。”
都是老農民,看水稻的長勢也能看出個大概來。
這都多虧了顧明東拿出“先進”的耕種技術來,顧建國力排眾議,每一步都親自盯著不讓人使喚,一步步才有今日的成果。
顧明東建議道“等稻子打苞了再追一次肥料,收成能更好。”
看著郁郁蔥蔥的稻田,因為生產隊發生了殺人案,導致大隊長被鎮上臭罵一頓的顧建國,心情都好轉了不少。
“灌漿是重頭戲,確實不能出差錯。”不到最后,稻子沒收到倉庫里,顧建國是沒法徹底安心的,畢竟年初他可是在王書記面前立下了軍令狀的。
顧建國知道,劉大柱的事情一出,王書記心底肯定已經后悔了。
不過化肥已經被領走了,大部分都用在了地里頭,如今總不能讓他們還回去的。
只有等到秋收,上河村的收成實實在在的擺在王書記面前,他就會知道年初的決定是對的。
看過了水稻田,顧建國又拉著顧明東去看了紅薯地,除了水稻,上河村種的最多的糧食就是紅薯和南瓜,除此之外也有芋艿土豆,但量少了許多。
比起兩個親兒子,顧建國更愿意拉著顧明東轉悠,因為兒子愚笨,就知道說好好好,時常還嫌棄麻煩,但大侄子不一樣,每次總能給出意見。
就像是眼前大片種著紅薯的地,原本是生產隊人家的自留地,后來按照上頭的規矩,家家戶戶的自留地是有限制的,超過了就得鏟掉。
可好好的地皮荒廢著實在是浪費,顧明東就索性建議將這部分土地集合在一起,作為生產隊的公共地皮。
雖然不適合種植水稻,但種紅薯南瓜還是沒問題的,到時候收獲了怎么分,就是他們生產隊自己的事情了。
顧建國一琢磨,覺得也不算違反政策,便答應了下來。
一開始倒是有人嘰嘰歪歪“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兒,大隊長還給咱們另外找事兒做,生怕我們多歇一天。”
顧建國聽了,就問他“到時候收了紅薯南瓜你們家要不要,不要的話你可以不干。”
一句話,成功的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沒有什么比長勢良好的莊稼更能安定人心,尤其是饑荒還沒過去幾年,生產隊的社員心心念念著多攢點糧食,
紅薯南瓜也管飽啊,雖說吃多了燒心,可總比沒有好。
像是隔壁生產隊,他們那個大隊長是怕擔責的,半點不肯多干,鏟除的自留地全給空著長滿了野草,變成了荒地,看著都讓人覺得可惜。
這么一對比,顧建國為人嚴厲,但好歹是愿意干實事的。
顧建國彎著腰翻看紅薯藤的時候,李鐵柱急急忙忙的跑來報信了“大隊長,村里頭來了兩個公安,估摸著是劉大柱的事兒有結果了,他們讓喊生產隊的人都去曬谷場。”
顧建國一聽,也顧不得繼續看莊稼了,趕緊擦了擦手往那邊走。
顧明東也跟了上去。
村口的曬谷場上,兩個公安臉色嚴肅的站著,周圍趕過來看熱鬧的社員不敢靠近,就圍在附近嘀嘀咕咕。
“大隊長來了。”
社員們讓開道兒,讓顧建國進去。
顧建國連忙進去“兩位公安同志辛苦了,你們今天特意過來,是不是劉大柱的事情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