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對比自家的兩個棒槌兒子,顧三嬸心底更不是滋味。
看完了新房子,顧三嬸回家就拎著兒子的耳朵教訓“你說你白長個子不長腦子,你還比阿東大了那么多,下頭的兒子眼瞧著就長大了,怎么就不知道攢點錢造新房子”
顧保家十分委屈“這能怪我嗎,阿東下頭兩個工人呢,我也沒個當工人還愿意填補家里的弟妹啊。”
顧保家無語的看著大哥“哥,我哪兒對不住你了”
眼看兄弟倆都要吵起來,顧建國咳嗽道“行了,你自己生的兒子自己沒點數嗎,從小就是豬腦子笨腦袋,現在你罵他們做什么”
顧三嬸被氣了個仰倒,狠狠的瞪了眼兩個兒子。
轉身卻又問“咱家也攢了一些錢,要不把老房子修一修”
他們現在住的房子,跟老顧家的老房子差不多年頭,平時住著還好,但一到刮風下雨就容易漏水不說,屋子也不夠大了。
“何必廢這功夫,修一修費錢不說,也就面子光。”
顧建國教訓完妻子,又看向兩個兒子“你們以為阿東能造新房子都是阿南小西的功勞”
這一次顧保家也同意哥哥的觀點“那肯定的,他們一個在運輸隊,一個在回收站,而且都是正式的工人,一個月工資拿到手都有大幾十,一年攢下來可不得好幾百。”
因為顧明東得巡講,所以建房子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是他們倆幫忙盯著,兄弟倆自然是知道底細的。
更難得的是,顧明南顧明西出息了,賺了錢還知道補貼家里,往常時不時瞧見顧明南拎著肉回家,他們賺到的工資恐怕全給了家里。
以前他暗地里還在想,這弟弟妹妹太出息了,指不定就要瞧不起在鄉下種田的大哥,誰知道老顧家完全沒出現。
也不知道顧明東怎么養弟妹的,就算是親兒子親女兒,也沒這么幫扶爹媽的。
顧保家心底也酸的不行,但誰讓他沒這樣的弟妹呢
顧建國心底失望,覺得這倆兒子傻就算了,看見兄弟發達了還會嫉妒,光盯著人家的好處,沒看見人家的付出。
他沉著臉道“一位工人,一個月工資頂了天也就二十多,一年下來頂多兩百,回收站的工資又是出了名的低,而且他們在鎮上怎么樣也得吃喝,這不都得花錢,你覺得他們一年能攢下多少”
“那,那不也有兩百。”顧保家還挺不服氣。
顧建國冷哼道“他們身上的新衣裳,腳下的新鞋子,平時用的飯盒手電筒,這要不要花錢,他們倆上班用的自行車,連自行車票都是問人買的,光是那張票就得一百,買車足足花了兩百五,這錢哪兒來的”
“你們倆光惦記著阿南小西能賺錢,卻忘了他們倆花錢也厲害,就說這自行車,阿東一直在生產隊,他要什么自行車,還不是心疼弟弟妹妹起早摸黑的上班,鞋子都走壞了好幾雙,腳底板上都是老繭子,這才買的。”
顧家兄弟掰著手指計算,這么零零碎碎的算下來,顧明南兄妹倆確實是賺錢的大戶,可兩個人花錢的地方也多。
顧建國瞥了他們一眼,繼續說道“你們倆光想著阿南小西孝順,也不想想阿東怎么對他們的。”
“大家都餓得吃不上飯的時候,阿東咬著牙供弟弟妹妹讀書,愣是讓倆孩子讀到了初中畢業,后來又想著法子送他們進城當了工人。”
“你們捫心自問,你倆要是有這么好的門路,會想著給下面的弟弟妹妹,而不是自己先占著嗎”
不是顧建國瞧不起自己親兒子,而是同樣的事兒放在他們倆身上,他們或許也能給弟妹一口飯吃,把人拉扯大了,但像顧明東這么盡心盡力肯定做不到。
顧明東若是知道顧三叔這么看好自己,拔高他對家庭的“無私奉獻”,肯定會笑一聲他想太多。
他壓根不是無私奉獻的人,之所以做這些,也不過是覺得這樣對弟妹的前途而言更好,而弟弟妹妹都有好的前途,將來他才更能省心。
事實證明他的策略也是對的,若是只把人拉扯大就丟出去,弟妹過得不好,難道他能獨善其身。
如今這樣,顧明東才是真正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