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頭,顧明南跟著張隊長,一路到了運輸公司總廠。
顧明南進入運輸隊之前,一直以為鎮上的運輸隊,跟周圍的紡織廠、餅干廠一樣,都是獨立的工廠。
進入之后才知道并不是這么回事兒。
溪源鎮的運輸隊隸屬于黛山市運輸公司,這是直接由國家交通部直屬管理的汽車運輸總公司。
而這個黛山市汽車運輸總公司下頭,又分成了客運、貨運和汽修廠三個大廠,前兩者分別管著客運和貨運,黛山市下頭縣鎮的小車隊,實際上都是歸總廠管理的。
就黛山市一個地方,客運有12個車隊,貨運有34個車隊,加起來統共有上千輛大貨車,讓顧明南聽得瞠目結舌。
張隊長見他驚訝,只說了一句“這才哪兒到哪兒,咱們黛山市太小了,統共才這么多和,這要換到大地方,一個車隊就能有這么多。”
“一個車隊就這么多”顧明南驚訝的長大了眼睛,一瞬間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他們運輸隊有十二輛火車,二十來號人,顧明南已經覺得很多了。
客運隊和貨運隊多了,遍布整個黛山市,可汽修廠卻只有一個,不可能幫每個地方開一個汽修廠。
這就造成汽車一旦發生故障,各地的車隊就得向總部求援,讓汽修廠派遣專門的修理員過去幫忙。
大一些的車隊,通常總廠會派遣修理員長期駐扎,以免出現突發情況。
像是溪源鎮這樣的小地方,統共就一個貨運隊,客運隊都沒有,還是隔壁長河縣的客運隊連帶著跑一跑,自然是沒有配備專業的汽修員。
平時貨車發生了故障,司機們就得自己先上手修理,像是錢師傅這樣的老師傅們,通常都會一些修車的本事,實在是沒辦法了再找上頭匯報,這一來一去不知道耽誤了多少功夫。
張隊長對這樣的情況十分不滿,一次次的往總廠跑,可惜修理員是技術活兒,培養一個不容易,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溪源鎮能輪到才怪。
上次運輸隊有一輛貨車壞了,硬生生等了小半年,才終于等到隔壁長河縣的那位修理員空下來,把人請過來修理。
顧明南當時跟著忙前忙后學習,跟的就是這位修理員。
人家只以為顧明南是打算多學一些,免得平時遇上問題就得求人,殊不知顧明南打著的卻是修理工編制的主意。
結果學了一段時間,顧明南就知道,自己想靠著修車升到一級工難上加難,他們雖然都直屬于運輸公司,編制壓根不一樣。
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顧明南沒少泄氣,差點就放棄了繼續學習。
顧明東卻從弟弟的話中分析,看到了機會“阿南,你想想看,現在運輸隊想修車這么麻煩,你們隊長才是最希望隊里頭出一個修理工的人。”
“可隊長也不能給我加工資啊。”顧明南一心一意只想要工資。
顧明東卻說“他確實不能,但他能帶著你去總公司,跟上頭的領導磨一個機會。”
當時顧明南聽得云里霧氣,不知道到底還能有啥機會,可現在他明白了。
自從知道顧明南能修車,甚至修車的手藝還很不錯之后,張隊長就特別關注。
一開始,他琢磨著讓顧明南身兼兩職,但這樣未免委屈了隊員,長此以往肯定不行。
最近,張隊長終于下定了決心,打算為顧明南正名,某一個福利更好的職位。
張隊長帶著自家隊員,站在總公司的領導面前,唾沫橫飛“領導,之前是你說的汽修廠那邊人不夠,培養起來不容易,暫時沒法給我們運輸隊安排專門的修理員。”
“那現在我都把能干這事兒的人帶來了,你總不能再推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