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橋頭自然直。”只要顧明南同意,顧明東才懶得管,讓他們夫妻倆自行處理。
顧明東反過來勸他“三叔,阿軍小芳幾個不去參加嗎”
顧建國一聽,有些猶豫“阿軍阿勇不愛讀書,初中都是勉強讀完的,估計早就忘光了。”
“小芳小薇倒是還行,但她們年紀大了,老一家的已經在幫忙相看了。”
顧建國心知肚明,如果他不開口,老一家的肯定不會讓兩個孫女參加高考。
顧明東卻說“第一屆恢復高考,而且再過兩個月就直接考試,大家都會準備不足,這時候是最低的。”
“我提前讓南山準備了數理化自學叢書,只要能耐下性子踏踏實實的將這些書啃下來,考中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三叔,你回家問問阿軍他們到底想不想參加,如果想的話,就讓他們過來跟小北一起學習,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被他這么一說,顧建國果然動了心思。
作為爺爺,顧建國雖然覺得種地也是勞動,勞動也都光榮,但孩子們能讀大學,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
顧明東點到為止。
顧三叔對他們一家幫助頗多,這些年來也是守望相助,可以的話,顧明東自然是希望他們家能出兩個厲害的,免得兩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他心底是希望老顧家幾個孩子,都能趕上這趟順風車,不說考中什么重點大學,但凡能考中一個中專大專,也能比同齡人強出很多。
不過這事兒他催著趕著也沒用,得他們自己想要才行。
顧建國回到家,左思右想,果然將兒子孫子都喊道跟前來。
老大家的三個兒子,老一家的三個女兒,除了小的還小,連小學都沒上,前頭兩個都是讀完了初中才回家務農的。
這些年因為王鳳的原因,一家人很少有這么齊全的時候。
因為怕她發瘋,顧建國提前讓他們養著的顧婷出去玩,別跟親媽碰上。
顧三嬸心底不待見老一家媳婦,尤其是她一來,自己親手養大的孫女就得出去,心底更是不得勁,沉著臉不說話。
當家做主久了,保家媳婦越發的風風火火,瞧見顧婷不在,又看了看婆婆的臉色,她拍了一下小兒子的屁股,讓他也出門玩,別吵著大人說話。
等王鳳進來的時候,妯娌兩個還點了個頭,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顧建國看在眼里,心底覺得這大兒媳婦真心不錯,再看了眼拉著張臉的小兒媳婦,頓時又嘆了口氣。
“爸,您喊我們過來有啥事兒”顧保家開口問道。
顧建國咳嗽一聲,將顧明東的話轉述了一遍,又說“阿東說得沒錯,如果你們有心想參加高考,那這次就是最好的機會。”
不用出門,顧建國也知道數理化自學叢書十分難得,是千金難買的東西,有了這個,那不等于成功了一半。
顧保家一聽,立刻拍了下兩個兒子的腦袋“聽見沒,你倆過去跟小北好好學,到時候給老子考一個大學,也算光宗耀祖了。”
誰知他倆兒子愁眉苦臉。
老大顧軍說“爸,你還不知道我嗎,我連加減乘除都快忘光了,哪兒還能考得上大學。”
老一顧勇也說“爸,我跟大哥一樣,種地賣力氣我在行,讀書我哪兒成啊。”
顧保家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倆咋回事兒,別人讀完了初中,你倆不也讀完了初中,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