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東聽了消息,倒是也十分驚訝。
“這么快”想了想,顧明東索性放下手邊的事情,走了一趟顧三叔家。
結果顧三叔瞧見他,就說“阿晨那孩子跑太快了,我還剩下半句話沒說完呢。”
顧三叔拉著他到一邊,低聲說“咱們生產隊包產到戶的事兒,我去鎮上悄摸的跟王書記打了報告。”
“王書記的意思是,現在政策松了,讓咱們放開手腳大膽的干,等年底有了好收成,他愿意出面往上頭打報告。”
顧明東一聽,就知道王書記的意思了。
王書記在溪源鎮那么多年,對當地的情況熟悉的很,知道公社的狀態遲早都會消失,所以才會同意顧三叔的“試一試”。
左右成功了,王書記也有功勞,如果失敗了,那就是一個生產隊的小問題。
“那承包山林的事情呢”顧明東追問道。
他心心念念的,自然是要把上河村附近的山林都收入囊中。
顧三叔笑道“現在肯定不行,但王書記說了,只要證明包產到戶是可行的,對國家對農民是有利的,到時候政策一定會一步步放開。”
顧明東心中有底,他提前告訴顧三叔,也只是怕到時候有人搶在前頭罷了。
倒是顧三叔猶豫再三,還是問道“不過你真的要承包山地嗎”
“咱們這邊的山地不適合種果子,平日里挖個野筍野菜還成,這要是真金白銀的砸下去,恐怕收不回本錢。”
顧三叔也是一心一意為大侄子著想。
他們這邊的山地貧瘠,山里頭種板栗之類的堅果還成,種果樹的話,結出來的果子都酸澀難下口,主要原因就是山地太貧,而且雨水太多。
“你要是真的想承包,那承包后頭的竹林子多好,現成的筍子就能賣錢。”
顧明東笑道“三叔,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我的本事嗎”
“別人種出來的果子酸澀,但我肯定有辦法讓他變甜。”
顧三叔一想也是,顧明東跟北京的大教授關系好,肯定能弄到讓果子變甜的法子。
他笑了笑,拍著大侄子的肩頭說“你心底有數就好,是三叔瞎操心了。”
顧明東想了想,倒是反過來勸他“三叔,等上頭真的放開承包權限了,你也可以考慮一下承包竹林子,不提賣春筍、筍干的收益,竹子也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竹編,肯定比種地來錢快。”
這話一說,顧三叔倒是有些心動,但很快皺眉道“哎,我就算想干,這家里也沒人能干。”
顧保家在回收站干的好好的,雖說工資不高,但好歹是正經的工作,而且還能時不時帶一些能用得上的東西回來。
去了還不到一年呢,老大家眼看著寬裕了許多,為此顧保家夫妻很是感謝,逢年過節都往老顧家送禮。
老大家兩個兒子,一個已經去參軍了,來信說表現很好,看顧軍的意思,是想留在那邊發展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留下。
老二顧勇讀書都入魔了,看他那架勢,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也會繼續。
顧明東笑著提醒道“三叔,我保家哥家沒人,難道衛國哥也沒空嗎”
“老二啊”顧三叔猶豫了一下。
他自然也想拉拔老二,但一想到兒媳婦心底就不是滋味,尤其是小孫女養在他們二老膝下,長年累月的相處,乖巧懂事的讓人心疼。
“我再想想吧,也不著急。”顧三叔如此說道。
顧明東也只是建議,臨走前說了句“三叔,你幫我看著點,只要能承包了就告訴我,別讓其他人占了先。”
顧三叔一聽就笑“得了吧,就咱們這邊的山地誰要,就你當個寶。”
“你提前把錢準備著就行,山地不值錢,那肯定也不能白要。”
“行,我準備著。”顧明東笑著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