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萍水相逢,但顧家姐妹到了北京,也依舊沒忘記火車上偶遇的老爺子。
顧明西見妹妹時不時提起,便笑著打趣道“難不成你還懷疑那是咱家親戚”
顧明北笑著說“早知道在火車上該多嘴問一句,指不定就是呢”
“不可能,從來沒聽爸媽說過咱家還有姓白的親戚。”顧明西一口否定。
“再說了,爸媽去世的早,可三叔三嬸可還活著,要是有這么一門親戚,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顧明北一想也是。
不過隨后她又問“大哥出生的時候還是難產嗎,我從來沒聽媽提起過。”
顧明西笑道“早些年常常提,后來就提的少了。”
顧明北臉色微微一變,想起來為什么提的少了,因為她出生也不順利,相比起頭一個兒子,他們的母親更不喜歡她這個小女兒,甚至一度覺得她命不好,出生之后父親就沒了。
顧明西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安慰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咱們就別提了。”
“我早就不在乎了。”顧明北笑著說道。
顧明西松了口氣,摸了摸妹妹的辮子“那就好,我就怕你想太多。”
“其實有時候想想,如果爸媽還活著,也不一定能支持咱們一直讀書,還讓我們離開家讀大學。”顧明北忽然這么感慨道。
生產隊這樣的例子可不少,大部分人家都寧愿送兒子去讀書,至于女兒,能讀幾年認得字就不錯了。
甚至前些年盛行讀書無用論,連兒子都不送去讀書的也大有人在。
顧明西卻說“媽不知道,但咱爸肯定會答應。”
“現在想起來,大哥跟爸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真的嗎,大哥長得像爸”顧明北對母親還有些印象,但對父親卻已經完全沒了。
顧明西點頭又搖頭“論長相的話,老二長得更像咱爸,我們三都長得像媽,不過大哥說話做事的風格,跟去世的爸一模一樣。”
這話讓顧明北有些新奇“爸居然是思想這么進步的人嗎”
顧明西笑起來“他可是當兵的。”
姐妹倆說說笑笑,暫時將火車上的小插曲拋到了腦后。
很快,天氣漸漸變涼,顧明東終于來到了北京。
他特意選了周末,姐妹倆不用上課,早早的來到車站接人。
顧明東剛出車站,就瞧見兩個妹妹使勁招呼“大哥,這兒。”
說著還沖過來要幫他提行禮,顧明東笑著說“哪兒用你們,我自己提著就行。”
倆姐妹也沒堅持,顧明西嘰嘰喳喳的說“大哥,咱們先去招待所入住吧,之前你跟馬秘書住的招待所只接公差的同志,這次沒法住進去,我們選了一家距離農科院最近的。”
“不過我們去考察過,那家招待所也干凈。”顧明北嘰嘰喳喳的,活潑的像一只小鳥,“出了門后巷就有好多好吃的,大哥一定會喜歡。”
這次有姐妹倆在,顧明東半點不用操心,出了車站直接跟著兩個妹妹走,從坐車到住宿都被安排的妥妥帖帖。
看得出來,姐妹倆還是踩過點的,對道路都熟悉的很。
顧明東忍不住笑道“你們這是走過幾遍了,路都認熟了。”
顧明西笑嘻嘻的說“哥,我們能干吧。”
“嗯,我妹妹都能干。”顧明東毫不吝嗇的夸道。
顧明西拍著胸脯道“這一年多學也不是白上的,以后你來北京就包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