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村生產隊的清晨總是熱鬧的,尤其是包產到戶后,原本需要哨子聲催促的社員們,總能早早的起床,不干農活也得下地看看。
秋收過后,社員們也不像以前那樣閑著,反倒是想著法子利用起土地來。
甚至還有人學著北方那邊,種上了冬小麥,其實他們這邊不適合種冬小麥,不過種下去好歹也能有收成,跟水稻的栽種時間也能隔開。
不過地里頭大多種上的還是油菜,油菜耐寒,等過了冬到了春天,一片片油菜花就能開起來,到時候割下來打了菜油,剩下來的渣子還能喂豬。
顧明東家的幾畝田也都種上了,他們家吃油費,顧明東還嫌棄外面買的油沒有自家打出來的香。
如今生產隊的豬也不統一喂養了,家家戶戶有條件的,就琢磨著去買一頭小豬仔回家,養一年等到年底殺了,收入比種地可高多了。
倒是原本的養豬大戶顧明東,家里頭反倒是干干凈凈,連豬圈都沒搭起來。
顧三叔不理解“阿東,你咋不養豬現在多養兩頭也成,上頭也不管了。”
顧明東卻說“太麻煩了。”
顧三叔啞然,鬧不清這大侄子到底是咋想的。
不過一想他承包了山林,后頭還有要忙的時候,也就沒有再勸。
一陣北風吹過,上河村立刻變得寒冷起來,昨晚上落下的霜凍壓在草葉上,就像是原本綠色的地毯,如今長出了一層白色的絨毛。
顧明東醒來之后,推窗一看,后院的大樟樹上都掛上了一層白霜,瞧著倒像是開滿了白色的小花。
走出房間,孩兒們已經把早飯都準備好了。
小米粥、咸鴨蛋,中間還放著一盤煎包,這才是重頭戲。
瞧見顧明東出來,顧蕓就笑著說爸,快嘗嘗我做的煎包。
從北京回來后,顧明東就忙著收拾山林,連帶著雙胞胎和顧明南得了空也去幫忙,顧三叔一家也沒少搭把手。
不得不說上河村的山看著不那么高,其實又深又遠,光是把靠近村子的兩個小山包收拾出來,就花了他們不少時間。
為了感謝兄弟們的幫忙,顧明東大手一揮請客吃飯,還特意從鎮上買了煎包回來。
這家煎包店是新開的,據說以前就是做早餐生意的,只是后來局勢緊張才關了門。
顧明東去吃過一次,煎包外焦里嫩,咬開之后汁水鮮美,他一起兒能吃兩大盤。
不只是顧明東喜歡吃,顧家人都喜歡,但煎包賣得太貴了,而且這東西趁熱吃最香,帶回來之后回爐就差一些。
顧蕓瞧著,就開始琢磨著自己做。
小姑娘還挺有天分,很快就琢磨出差不離的味道來,今天就給自家老爸端上了飯桌。
顧明東拿起筷子,夾了一顆煎包,先咬了一口吸干了里頭的湯汁,再一口吞下。
顧蕓緊張的盯著他。
“好吃。”顧明東從來不吝嗇自己的夸張,“我家小蕓這手藝開一個門店都夠了。”
顧蕓聽了,頓時喜滋滋的,眉眼都帶著笑容。
鄭通有些吃醋,故意說“小蕓兒可真孝順哦。”
顧蕓抿著嘴偷笑,轉身進了廚房,再出來就帶著一籠蒸包,那是沒煎過的,看著像是小籠包外公吃這個。
煎包好吃也香,但底子有些硬,對于牙口不太好的老人有些不友好。
鄭通一看,頓時又被哄高興了“我家小蕓真是世界上最孝順的孩子了。”
再一看,旁邊的顧亮星一口一個生煎包,低頭呼嚕嚕就是半碗稀粥,狼吞虎咽的架勢跟小豬仔似的。
對比旁邊秀氣的小姑娘,鄭通再一次感慨還是女兒好,女兒多貼心。
吃了頓豐盛的早飯,顧亮晨就問“爸,今天還上山嗎”
“先等等,算時間樹苗該到了。”顧明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