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咱們平時用的籮筐竹籃子,竹凳竹椅竹席什么的都能賣,還有這會兒結婚都喜歡買的熱水瓶,這東西太脆,很容易一碰就碎了,如果在外頭加一個竹制的保護殼就實在多了。”
“再說現在出門的人多了,包袱好用,但看著土,而且里頭的東西容易壓著,供銷社賣的行李箱卻太貴,咱們完全可以用竹子編一個出來。”
顧三叔聽了他的話,心里頭也燃起來一股熱火。
但很快他又問“編出來容易,可賣出去卻難了。”
顧明東忽然想起之前謝南山提過的事兒,心思一動“三叔,做買賣這事兒南山在行,不如我們把他喊過來問問,這竹制品到底有沒有市場”
顧三叔把這話聽進去了。
謝南山做倒買倒賣的生意這事兒,顧三叔也是知道的,他心底也不那么支持,畢竟對這年頭的人而言,沒有什么比得過鐵飯碗。
但顧三叔也得承認,妹妹家這個女婿心思活絡,門路廣,看著就沒有他不認識的人。
等謝南山來了一趟,聽見他們的問題,眼睛就是一亮。
“三叔,咱們村的手藝能做成啥樣的”
顧三叔笑道“只要你能說來,就沒有做不出來的。”
他倒是很有自信。
謝南山立刻一拍手“這不是巧了,我正好需要一批上好的包裝盒。”
這事兒還得從謝南山的生意說起,隨著市場經濟的放開,夫妻倆的生意越來越好,走的地方也越來越遠。
如果不是謝南山生怕生意做得太大,時候政策緊縮,直接給他們來個殺雞儆猴,這會兒只怕一個院子都放不下。
這一次謝南山進了一批上好的鏡子,偏偏這東西不太好賣。
聽了顧明東的意見,謝南山精神一震“三叔,我的意思是別直接弄包裝盒,按照鏡子的大小直接打一個架子,架子看著越精美越華麗才好,到時候把鏡面往上面一鑲,價格分分鐘能翻一番。”
顧三叔忙問道“這能行嗎”
“怎么不行,我進的這一批鏡面不算大,打好架子正好能放床頭,或者梳妝柜上,這樣比直接打一個梳妝柜便宜,又比普通的小鏡子體面。”
顧明東也說“鏡子也算日常必需品,三叔,反正沒啥本錢,不如就試一試。”
“那就試一試。”顧三叔點頭同意了。
謝南山樂了“那我回頭就把鏡面送過來。三叔,你可得給我選幾個手藝好的。”
這一點顧三叔自然是上心的,當天就開了會,選拔了幾個手藝最好的出來。
等謝南山的鏡面送過來,顧明東一看,才理解他原本為啥賣不出去,這還真的是鏡面,連個塑料的把手都沒有。
顧三叔挑選的三位竹編高手一看,也頓時傻眼了。
“這,這我咋弄,難道要弄一個罩子嗎”
顧明東看了看,提議道“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先按照鏡子的大小打一個框子,將鏡子鑲嵌在里面,普通的下面多一個把手,能讓人拿著照鏡子。”
“也可以在鏡子后面再做一個支撐的架子,平時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要用的時候就能支起來。”
“再復雜一點的,可以在鏡子下面裝一個四格盒子,里面能放一些零碎的小東西。”
顧三叔聽了就問“能做到嗎”
“能。”被挑選的三個,其中一個還是老劉家的,癟老劉的大兒子劉大山。
他竹編的手藝是人人稱贊的,顧三叔在公事上從來不偏不倚,就把他挑出來了,因為這個,社員們都說顧建國是個公道人。
劉大山平時話不多,但竹編確實是一把好手。
一開始不得法子,顧明東就坐在旁邊詳細解釋,等他漸漸上了手,很快鏡子就成型了。
第一把是最簡單的竹制木柄原型梳子,劉大山刷刷刷幾下,還在鏡子后頭的竹子上雕刻上一朵朵花,中間還有一句語錄。
顧明東接過去看了眼,遞給身邊的顧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