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了自己喜歡的書后,楚涵卻沒有馬上打開。她單手撐著下頜,想到剛才沈硯那張臉,一時有些出神。
那個男生叫沈硯,名字里也有一個硯字。
她想起了上輩子,她還跟著父親一起守衛邊境時。跟父親一起的,還有一位榮將軍。
榮將軍是另一位守城的將軍。兩城離得很近,彼此之間為了共同御敵,經常互通消息。
來往得多了,也就知道了榮將軍家的情況。他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榮硯就是他的小兒子。
榮硯從小跟著榮將軍上陣殺敵,也經常來父親所守的城池。當時她還年少,不過十四歲,正是意氣風發,年少輕狂之時。
榮硯彼此也才十五,兩個人都是年少氣盛的時候。自然是互相誰也不服誰。每次見面都要比試,榮硯甚至還會特意來尋她打架。
打著打著,榮硯倒打出對她的情意來了。他說服了榮將軍,想向父親提親。父親和榮將軍彼此共同守城,一起御敵,本就有同袍之誼。若是能親上加親,自然是再好不過。
楚涵當時還小,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榮硯,但是她并不討厭他。尤其是在聽完她娘的分析后,也覺得榮硯是個非常不錯的丈夫人選。
榮家家庭簡單,同為武將,并沒有什么納妾的說法。榮硯不是長子,不用襲爵。她不是長媳,也不用承擔太多的責任。
更何況榮家為了表示誠意,說她可以在成親后,隨自己心意而活。也就是說不反對她繼續上戰場。
當時,兩家已經口頭訂好了婚事。榮家正想要請媒人時,遇到了父親要回京敘職。
她跟著父親一起回了京,陪父親敘職后想回邊城時,正好遇到祖母生病,她身為孫女只能留下來侍疾。
結果就是等祖母的病好了,圣旨也下來了。她進了東宮,成為了太子妃。
而榮硯
他后來終身未娶。幾年后,榮硯的父親告老還鄉,榮硯的哥哥戰死沙場。榮硯繼承了父兄之志繼續守衛邊城。后來因為大敗突厥,被德慶帝召回京進行封賞。
在宮宴上,德慶帝問榮硯要什么封賞,在朝臣提示榮硯還未娶妻之后,德慶帝表示要給榮硯賜婚。榮硯卻拒絕了,他當時在堂上跪下陳情,說他已經有了心上人。雖然他跟心上人已經天各一方,不能相守。但是他無意娶妻,這樣對他要娶的女子不公平。
楚涵分明感覺到榮硯在說那些話時,眼神若有似無的看了她一眼。
德慶帝感他情深,沒有再說賜婚的事。只說如果以后他改變了心意,有想娶的姑娘,他一定為對方賜婚。
可是榮硯后來卻一直沒有改變想法。想到榮硯那帶著痛,帶著悔,帶著遺憾的眼神。
楚涵知道,她并不愛榮硯。不然的話,以她的個性,就算當時接到了圣旨。她也一定會以理據爭,抗爭到底。
錯過了榮硯,楚涵并不覺得遺憾。但是對方因為她而終身不娶,卻讓她難忍愧疚。
上輩子,直到她死都沒再聽到榮硯娶妻的消息。
所以今天冷不防看到跟榮硯長得一模一樣,甚至連名字都一樣的沈硯時,才會出現那樣失態的反應。
搖了搖頭,人有相似很正常。經過了藺帝琛之后,她就應該明白她再怎么愧疚,沈硯也不是榮硯。
她不需要為了對方而生出其它的,不應該有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