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國王都大梁城,曾經有一位韓夫人,是墨子會的大匠,手藝巧奪天工。韓夫人病死之后,她十三歲的兒子韓英姿仍舊拜在墨子會的門下,繼承了韓夫人的作坊。可自那以后,韓坊的學徒四散、訪客漸稀。到了韓英姿二十歲從墨學館出師,成為墨者,從墨子會回來正式接手母親的遺產,韓坊已經只剩他一人,門可羅雀,鬼都不上門了。
這個閑春的午后,韓英姿窩在獨門獨院的家中,正伏在臨玻璃窗的木案上打盹。木案上,條理清晰地擺放著各色尺規刀具、圖樣和機械……木案上還釘著賒債的賬單、空空如也的活計單。
——七年來韓坊的那些王八蛋學徒們欠下的債臺全算到了韓英姿頭上。賴墨子會的面子,債務不斷延期。債主雇的討債人忌憚韓坊里的機關,不敢明火執仗地闖進院子里逼債,卻整日堵在韓坊街前的市坊聚眾呼嘯,連累著韓英姿生意都壞了。
敲打玻璃窗的聲音把韓英姿從夢里喚起。
他四下一望,然而并沒有人敲窗戶,卻是一只紙折成的巴掌小鶴在啄玻璃窗。韓英姿又揉了揉眼睛,那只紙鶴仍然在窗邊上,啾啾地叫,就像活物那樣。
——韓英姿知道,這是一種符紙,有道門傳承的人才會使用。
這是一個充滿神仙妖鬼、奇人異士的世界。天下有十家學派,像墨子會等九家散布在紅塵各國,振興世間百業。獨有道門追求出世,探索長生之道,衍生出無數不可思議的神奇道術,在一切學派、一切王國之上。
韓英姿有些暈眩:
真正的道門人隱在洞天修煉,只度鳳毛麟角的仙苗成仙,紅塵難見蹤跡。為什么會找上他的門?如果他們是來尋覓仙苗,二十歲的韓英姿年紀已經有點大了。
十三歲時,韓英姿參加過道門在紅塵選拔仙苗的試煉,只是靈根淺薄,道士們齊口說他無緣修仙,才死心拜入了墨子會。
滿腹狐疑的韓英姿轉動窗戶,取過那只紙鶴。他的手不免有點顫抖,好不容易才拆出紙鶴內里的書信,將信細細掃了三遍,一個字,一枚印章都沒有漏過。
“原來是修真世家的人,怪不得會做紙鶴。”韓英姿自言自語,不出所料的失望。
所謂修真世家,是生活在紅塵,還俗了的道門弟子的后代,守著祖宗從道門帶回來的幾門道術奇貨可居。不過,就憑這些只鱗片爪的道術,各個修真世家的家主也是各國君王的座上賓了。
但很快,韓英姿又有了新的盤算。
彩云小箋字如梅蕊,婉麗俊逸。寄信人叫孟青面,自稱是齊國修真世家孟家這一代家主的次女。去年她離開齊國游歷天下,現寓居在魏國大梁城。她要托大梁城的能工巧匠替她做一件東西,于是墨子會的大梁舵主宋異人向她推薦了韓英姿:韓英姿的手藝盡得前代墨家大匠韓夫人,也就是韓英姿母親的真傳,可堪接手孟青面的訂貨委托。
紙鶴內里還黏著另一封書信,是宋異人向她推薦韓英姿的信。宋異人的回信是一絲不茍的顏楷,印章也是韓英姿見慣的“巨俠及時雨”幾個篆字,分毫不差,不像是一個陷阱。
“孟青面?一個女子長得青面獠牙……不管了,好歹是一個救命金主,不能錯過。”
韓英姿提筆回信,應下了這樁生意。可來信上孟青面并沒有填回信的地址,這信不知道該寄回哪里去。
韓英姿稍想了會,把回信粘在紙鶴里面,又依照原樣折好。那紙鶴在他的木案上又蹦蹦跳跳起來。
韓英姿暗自贊嘆,放紙鶴飛出屋子。
不一會,紙鶴又從不知何處飛了回來,捎來一張新的紙條:依舊是那金主的梅蕊小字:“我就來。”
韓英姿有些著慌:韓坊的門口都是債主們雇來的市井無賴。金主貿然來了,一見眾無賴齊聲黑我,我這樁生意就不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