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均和司馬懿倒是覺得這酒沒啥好的,他們可是嘗過洛冰泉那種美酒的,喝這種感覺沒有什么味道。
“此酒雖好,卻不如洛冰泉啊。”崔均說了一句大實話。
石韜聞言笑道“州平,你說那個天下聞名的洛冰泉那可是最貴的酒啊。”
“我聽說這酒是神武皇帝發明的。不知是不是真的。”孟建更是把自己得來的小道消息說出來向崔均求證。
崔均也無法確認,只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是不是真的,我也沒聽說過,只是這洛陽樓是陛下一手操辦起來的產業。”
“與民爭利。不是明主所為。聽說神武皇帝還有其他產業,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州平,你在神武朝廷中做事,為何不勸諫呢”諸葛亮突然說了一句話。
崔均有點尷尬,他也覺得劉玉置辦酒樓等產業是不好的,只是他人微言輕。
司馬懿聽到諸葛亮這么說,內心頓時不悅,吐口而出“真是井底之蛙”
場面一下子變得沉默了,諸葛亮第一次被人說井底之蛙,有點生氣,問道“敢問吾剛才之言何為井底之蛙。身為人君,與民爭利,如何治理萬民九五至尊,乃天下之主,具備仁義德孝勇。百姓嗷嗷待哺,劉玉卻埋頭置辦產業,依你之見,這是明君所為”
諸葛亮一口氣反問了司馬懿幾個問題。
司馬懿可不會因此而為難,淡淡地說道“說你井底之蛙,你還不相信。那我就告訴你為什么,陛下置辦產業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天下蒼生。”
諸葛亮本來就對司馬懿有點厭惡,立刻反擊道“笑話,與民爭利卻被說成大仁大義,天下謬論。”
孟建和石韜、崔均看到兩人爭鋒相對,不想讓事情惡化,急忙出來勸解。
可司馬懿卻被諸葛亮說的火起,一個不知道事實的人居然敢如此亂說,而且說的還是他的主上,這可不是他能夠忍耐的,說道“陛下當年雖是皇子,可是卻無半點根基。剛出皇宮,沒有任何的倚仗,若不是置辦產業,以自污名聲,如何在洛陽滾滾亂流之中立足。恐怕當年的大將軍何進都會讓人暗害陛下。這些產業替陛下積累了大量的錢糧,讓陛下可以在亂世之中游刃有余。如今我主登基稱帝,成為九五至尊,卻沒有忘記根本之道。陛下治下幅員遼闊,天災人禍層出不窮,又要與天下諸侯爭霸,單靠國庫能夠支撐得了告訴你,陛下所有產業的收入都用到了百姓之中。這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與民爭利你看過哪一個諸侯對百姓有這么的仁愛難道就像一些諸侯,嘴上說得仁義愛民,實際上卻是橫征暴斂。”
司馬懿出身河內世家,對劉玉的事情比較清楚。
諸葛亮被司馬懿這么一反擊,頓時激起了火氣,說道“天下之主,當為天下人之標榜。若是天子都是如此,那世人是不是都要有樣學樣。恕在下不敢茍同”
“此間乃是亂世,若是循規蹈矩,那大漢都不知道亂成什么樣子。孔明兄,窮則變,變則通,陛下有今日之勢,證實了陛下的正確。陛下年少時曾與曹孟德對飲,曹孟德問陛下之志,陛下答曰若不生于皇家,愿一富家翁足矣。正是因為陛下體恤天下百姓,才沒有增加過一分賦稅。天下有如此仁君,乃是天下之福啊。”
孟建和石韜被司馬懿說得意動,不想做皇帝的天子,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諸葛亮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劉玉不想當皇帝,這真是天下奇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