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是不是很震驚啊其實在下之前去洛陽的時候,那場面比不上這次。”張松意有所指地說道。
法正要是不明白張松說的是什么意思,那他就真的不足以讓劉玉那么重視了。
這是劉玉專門給他準備,為的就是給法正知道劉玉對他的重視。
“子喬,陛下真的為了在下而特意準備了這些”法正有點感動加激動地問道。
“孝直,你的事情,在下跟陛下提過了。陛下對你甚是看重。這樣的場面,據我所知,沒有幾個人能夠遇到啊。在下這次算是沾了你的光了。”張松笑道。
其實張松是有點嫉妒的,劉玉之前對他可沒有那么隆重。自己給劉玉那邊的奏報里面就提到了法正,想必劉玉知道法正此人詳細情況,才會如此地給面子,算是對癥下藥,給予法正最大的待遇。
這樣子下來,法正還沒有見到劉玉,就已經對劉玉死心塌地了。
法正的能力沒得說,張松自認還是和他有點差距的。現在被法正隱隱壓住一頭,張松難免心里有點不舒服。但一想到日后同朝為官,是必須要有伙伴的,朝堂之上談笑間滅人全家的事情多了去,張松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小心思。法正和他算是一條船上的人,這點不舒服也被日后的期待給撲滅了。
法正現在很是激動啊,這是當今最強大的人,神武皇帝對他的重視啊。同時法正想起了自己在益州的心酸過往。當年自己的家鄉戰亂不已,民不聊生,法正不得不跟著和許多人一樣前往安定的益州求生。蜀道艱難,法正是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益州。法正飽讀詩書,有著很大的才華,本以為靠著自己的才華,絕對能夠在益州活下去。可惜法正小看了益州這邊的排外性。益州的百姓對法正這些外來人十分敵視。世家大族更加排斥法正這些人。法正落魄了,沒有一天是吃飽飯的,還受盡了益州人的白眼與欺辱。無奈之下,法正前去投靠同樣是從家鄉來的同鄉,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幫助。可是這些在法正想來會幫助自己的同鄉,向躲避乞丐一樣將法正趕出了家門。法正差點就餓死在街頭了。蒼天總是有眼的,在法正最落魄的時候遇到了張松,是張松給了法正一條活路,外劉璋麾下做了一個小吏。同時在張松的提攜下,法正算是在益州士人之中站穩腳跟。但是益州的士人還是看不起法正,覺得法正就是靠著張松的關系才進入官場的,全然沒有把法正的努力看在眼里。而法正的同鄉更是鄙視法正的人品,痛罵法正丟了關中士人的臉,居然投靠張松這個益州士人。
法正的大半生就是這么過來的,無論他做了什么事情,付出了多少努力,除了幾個知心人之外,其他人都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如今強大的對比,法正的眼中已經有了一絲熱淚了。
張松知道法正是想到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于是輕輕拍了一下法正的肩膀,柔聲說道“孝直,過去的不堪就不要去想了。咱們要向前看。”
“嗯”法正很是感激張松。
別人眼里張松是丑陋的,可是法正眼里張松的形象永遠是那么光輝與好大。
htt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