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將軍和周都督放心,這十萬支箭絕對沒有問題。五天之后,還請兩位前來接收吧。”徐庶自信的說道。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笑,這個徐庶終于上當了。
“徐軍師,那么這事情就交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讓本將失望啊。”孫策一臉奸計得逞的樣子。
徐庶拱手說道“絕對不會讓孫將軍你失望的。”
孫策暗自說道到時候你拿不出來,看本將怎么數落你了。
徐庶得了孫策命令之后,馬上就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之中。
孫策在徐庶走后,馬上對周瑜說道“吩咐下去,不僅僅是工坊不給徐庶,柴桑之中所有制造羽箭的物料,任何人都不能賣給徐庶。”
周瑜心想孫策是被徐庶給氣慘了,連這么缺德的事情都交代下來。但是作為兄弟,周瑜還是需要支持孫策的。
到了第二天,徐庶還是如同往常一樣地一大早就來到孫策這里當木頭人,全然沒有去準備制造十萬支羽箭的樣子。
孫策大為驚奇,難道這個家伙在經過一晚上的思量之后,就知道自己完不成,來一個自暴自棄
周瑜也很懷疑徐庶的用意,接下來他想看看徐庶今日會有什么準備,現在徐庶肯定不會那么快就實施的。
而出乎孫策和周瑜的意外,徐庶回去之后就又到了自己經常去的那個山峰上看風景了。
江東上下幾乎很多人都知道了孫策給徐庶的任務了。五天時間趕出十萬支箭若是物料齊全,多一些人手連夜趕工的話,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可是徐庶似乎根本沒有想要準備的意思,持續著三點一線的模式。
接著兩天,徐庶也是這樣的生活模式。
對于徐庶這個態度,江東的很多人開始有了意見了。甘寧和周泰等武夫就對徐庶意見十分大,孫策在他們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孫策下的命令,他們即便是不要命也會去完成,像徐庶這樣愛理不理的樣子,簡直就是沒有把孫策的命令放在眼里了。甘寧等武夫都想要給徐庶好看了。但是周瑜卻是攔住了他們,表示只要徐庶完成不了,稍等幾日在懲罰徐庶,徐庶是找不到任何的借口。
被周瑜這么一說,對徐庶意見很大的甘寧等人也摁下了自己的怒火。
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對徐庶有意見,有一個人確實對徐庶接下里的處境十分擔憂。這個人就是魯肅了。
魯肅為人豪爽,好俠義。而徐庶曾經也是一個可以為了朋友而拔劍殺人的存在。兩人在赤壁之中抬頭不見低頭見,經過幾次的交流,魯肅和徐庶仿佛王八和綠豆,直接對眼了。
這是文人之間的一種吸引,類似于相互敬佩,還有共同的語言。徐庶不像周瑜那樣的儒雅,反倒有著一股放蕩不羈的浪子氣質,偏偏這個魯肅最是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這一來二去,兩人就熟絡了。
如今,徐庶要五天之內制造十萬支箭,魯肅覺得徐庶這樣下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但他也不知道徐庶有什么打算,所以一直沒有開口詢問。
到第四天傍晚,魯肅就直奔徐庶一直呆著的山峰找到,還在那里喝著小酒的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