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由表現出了法正對劉備的忠心,可以讓徐庶更加賞識法正。
“孝直為何不親自和主公述說一番。要知道主公向來是虛心納諫的。”徐庶反問道。
法正心里狂罵徐庶,親自和劉備說,那不就是把自己表現得太過了,到時候被其他人抓住把柄,日后還如何在神武朝廷中混啊。別的人,法正是不知道,但徐庶這家伙才智高,誰知道到了最后的時刻,會不會投向了朝廷,以后給法正添亂啊。
“軍師,吾作為一個新來之人。這段時間為主公出謀劃策,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不痛快。廖公淵似乎對吾意見很大。在主公這里,吾的才能可以得到施展,不想因為自己幾句話而引起同僚之間的不痛快。思來想去,還是軍師向主公述說方是良策。”法正的口才很是不錯。
徐庶是明白了,法正之前吃過虧,現在到了劉備這里,他就不敢再隨便亂來了,這是一件好事。
“還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法正裝作猶豫的樣子,似乎有點選擇困難癥。
徐庶直截了當地說道“孝直有什么事就直說吧。”
“昨日主公大喜,命人不得散布出去。廖公淵特意提到大公子,主公卻是那副神情。在下當時認為不妥。畢竟大公子乃是主公的長子,若是隱瞞下去,到最后,大公子知道詳情,恐怕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偏偏最壞的就發生了。而在下卻是因緣巧合得知,大公子已經知道了那事,對主公的做法頗有怨言。”法正準備將劉封給抬出來了。
“有怨言孝直啊,這話可不能亂講啊”徐庶對這種傳言十分謹慎,不太相信。
法正拱手說道“事關我軍的團結,在下怎么敢亂言。大公子和主公乃是父子,在下即便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在此事上多嚼舌頭。”
徐庶一直都是盯著法正,想看看法正說的是不是真的。按照徐庶的認知,法正從來都沒有說過誰的壞話,今夜說的這些話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劉封對劉備有怨言的話,那對內部的團結真的很不利。正值劉備圖謀益州的關鍵時刻,劉封要是出點亂子,會影響到大局的。
“其實主公之前的決定就有不妥之處,在下明日就和主公述說一番。大公子么,畢竟是年輕,做事肯定有失穩重。孝直你能夠得知這些細節。實在是對我軍很是上心,你的這份忠心,在下一定稟報主公”徐庶看樣子是被法正給迷惑住了。
“只要主公和大公子不要出現隔膜,在下就心滿意足了。”法正一臉的忠厚老實,全然看不出他內心的齷齪。
徐庶都被法正的忠厚老實給迷惑住了,根本就看不出來。
能夠給徐庶看出來,法正就不敢過來當臥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