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瞪大了眼睛,說道“孔明,這駐軍可不是開玩笑。塞外之地苦寒,將士們可能堅持不了。而且從大漢的糧草運輸過去,耗費巨大”
諸葛亮拱手說道“大人,對于這些問題,卑職也有考慮過。駐軍自然是由大漢將士為主,同時招募些許胡人作為協助。當然了,我大漢為了草原的安全頂著風雪駐軍,這一切的糧草用度自然是草原上的胡人了。而我駐軍將士的軍餉,也是由對方承擔的想必胡人對大漢仰慕已久,定會樂意的”
司馬懿沉思了起來,要是這樣的話,前往塞外駐軍的劉軍士兵就如同大爺一般,如此一來,劉軍將士就不會抵制前往塞北了。
龐統則是沒有想到風格比較謹慎的諸葛亮居然有那么大膽的想法。
曹操拿起諸葛亮關于駐軍細節的書簡,細看之下,似乎有著劉玉的風格。
其實這駐軍還真的是劉玉的風格。諸葛亮把自己的計劃上報給劉玉后,劉玉就讓諸葛亮添加進去的。劉玉效仿后的美利堅,滿世界駐軍,還要別人糧食和軍餉等等。再說了,劉玉是從后世來的,知道茫茫的草原下面可是一大堆礦產啊。現在趁著大漢強大的時候占領地盤,才能夠為后世子孫多積累點家產。
黃忠從軍事角度出發,在草原駐軍,的確可以震懾宵小,甚至還可以做得更多。比較擔心的就是,這支遠在塞外的部隊能不能保持著對大漢的忠心了。
“諸位以為如何”黃忠問道。
龐統自然有不同的意見,說道“大將軍,若是駐守草原的部隊被胡人給蠱惑了,那后果就嚴重了。”
這話只是很委婉地表達了龐統的擔憂而已,沒有明確表示對武將們的不信任。在場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賈詡微笑地說道“士元,你放心吧。老夫覺得朝廷對于這反面是沒有問題的。”
額,龐統突然想到一些不是很好的東西。要想遠在塞外的軍隊保持忠心,是有很多手段的,幾乎很多都是見不得光的手段。
而這些東西,諸葛亮在書簡都有寫出來。
對于這個問題,諸葛亮不想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立馬說道“最后一策,乃是關鍵之策。教化”
軍機處所有人聽到這個詞就全部來了精神。他們從上到下都是讀圣賢書的,算是孔圣人的門下。子曾經曰過有教無類也即是說,任何人都是可以得到教育的機會。
孔子是這么干的,他的門人也是這么干的,大漢的諸多大儒也是這么干的。
可諸葛亮說出教化胡人,這就有點嚴峻了。胡人都是蠻夷來的,向來講究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向這些沒辦法講道理的胡人傳授孔孟之道,似乎有點對牛彈琴。
沮授、田豐、司馬懿、龐統、曹操一致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黃忠打開諸葛亮關于教化之策的書簡,仔細地看了起來。
諸葛亮在書簡里面說清楚了如此實行,可黃忠就是有點不太相信胡人可以被教化。
由于事關太多東西,諸葛亮也沒有在這里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