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但是書店掌柜就對他們說一句,你們要賣得加倍價格。
世家們就懵了,為何那么的不公平,別人都是普通的價格購買,偏偏他們這些世家之人就要加倍呢
所有的掌柜表示你要是糾結的話,可以不買。
世家們都知道這些書店都是掛著少府的名頭,妥妥的皇家產業,他們是不敢亂來的。
無奈之下,世家們就只有乖乖地掏腰包買了。
世家們的腦子很靈活,他們覺得自己用一倍的價格購買也行,到時候轉手到其他地方過去,不就行了么
然而他們的想法,早就被劉玉、李貴、黃崇給看透了。
放著那么好的賺錢機會不去賺,別說是世家了,一些商賈都不安分了起來。
在司隸這邊是十分便宜的價格,可是到了大漢其他地方就可以賣出大價錢了。商人們本來就是有這樣的天賦,他們如同聞到葷腥的鯊魚,向著所有的書店云集而去。
為了擴大范圍,減少李貴和黃崇的壓力,劉玉給他們二人下了一個命令,讓他們二人在神武朝廷治下所有的州,選擇一名商人,專門負責售賣書籍和紙張的事宜。
對于做這樣的事情,黃崇最是在行了。
黃崇立刻就物色了好幾位商人,將名單送到了李貴的手中。為何是先送到李貴的手中呢無非就是讓李貴通過“暗部”調查一下這些商人是不是干凈的,有沒有做了一些天理不容的事情,免得影響了朝廷的形象。
經過李貴這么一查,還真查出來好幾個商人身上都不干凈,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
對于這些人,李貴是一點都不客氣,直接將資料送到了洛陽令的手中,讓洛陽令禰衡去辦理了。
畢竟這些犯了大罪的商人,他們在住在洛陽,給禰衡去辦是太適合不過了。李貴好歹是司隸校尉,要是連商人這邊都需要他去抓,那他豈不是忙死了。而且也會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日后其他官員有樣學樣,橫加干涉地方政務就不好了。
同時,李貴也不希望劉玉誤會了他胡亂為之,失去了寵幸。
禰衡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主,一收到李貴拿來的資料,當下就暴怒不已,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商人給抓了起來。
最后的結果就是,這些違法亂紀的商人都收到了大漢律法的制裁。
黃崇暗自慶幸自己這么干了,否則日后就背黑鍋了。
重新整理了一下名單之后,經過李貴的調查沒有太大的問題,黃崇就和李貴一起來到了劉玉的面前,將名單遞給了劉玉,讓其御批。
劉玉看了一下名單,感覺沒有任何的問題,于是乎就直接批示了。
而黃崇就把自己名單的商人們都給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