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在一邊暗笑,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學到他這一套的,孫乾似乎是嫩了一點。
坐在主位上的劉備發現現場比較沉穩的就只有徐庶、張松和法正寥寥數人,于是開口問道“軍師、子喬、孝直,爾等三人以為如何”
徐庶、張松、法正當然知道劉備不是詢問主動出兵的問題,而是神武朝廷現在都沒有對益州動手的問題。
“主公,敵不動,對主公有大利”法正說道。
徐庶附和著法正的話,說道“主公,劉玉那廝哪怕有陰謀詭計,但主公有何懼主公麾下已經有七萬雄兵可用。益州關卡無不是萬夫莫開之地,劉玉哪怕是集結百萬大軍,能夠踏進我益州半步否”
劉備聽到這樣的話,心中就舒心了很多,他倒是忘記了這么一點。劉備有這樣的擔憂,也是怪他自己。一直以來,劉備都處于極度自卑的狀態,也處于被劉玉死死碾壓的陰影之中。
劉備覺得自己有時候不能夠太悲觀了,需要振作起來,否則日后要如何與劉玉爭霸天下啊。
張松站出來說道“主公,劉玉不對我益州出兵,是有著他的為難之處。”
“哦子喬有何高見”劉備頓時來了興趣,他最喜歡聽的就是敵人的壞話和陷入的困境。
“之前異族入侵,劉玉剛剛平定曹操不久,處于生死攸關之境,不顧兵困馬乏、糧草不濟之困局,毅然舉國之兵擊滅之。此舉雖說贏得天大的名聲,可讓劉玉治下兵力乏力,糧草空虛。據情報得知,劉玉與異族之戰,損失頗大。如今中原各地兵力微弱,府庫空虛。荊州方面更是在招兵買馬,以求在兵力上威懾我益州和江東。劉玉看起來強大,實則再要出兵,乃是萬分困難。”張松不斷地忽悠著劉備,把劉玉說得是如何的不堪。
“當真”劉備臉上的喜色是藏不住的。
張松聽得出劉備的意思,看來劉備動了出兵的念頭,這對劉玉的計劃來說是大大的不利。張松不能夠破壞劉玉的計劃,于是解釋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劉玉看似虛弱,但卻布置重兵于漢中、荊州遏制我益州。主公若是想要出兵,必須要有兩大要素”
“細細言之。”劉備明白張松是不愿意讓自己出兵,但他也想知道自己究竟要達到什么實力才可以反擊劉玉。
張松解說道“主公麾下兵力有七萬之眾,然在劉玉的兵力面前,實在不多。以在下之見,主公兵力當有二十萬,定可北上關中,東向荊州”
二十萬大軍啊。劉備這輩子還沒有帶領過這么多的兵馬啊。
張松是在忽悠著劉備,但是他的話有很多是真的。劉備本身的智商就不低,加上徐庶等人的存在,張松無法把劉備當成劉璋那樣忽悠的。
事實上,從目前的局勢看來,益州想要出兵中原,的確是需要二十萬的兵力。沒有二十萬的兵力,劉備即便是沖出了益州,占據了一份的領地,也無法守得住。
“另一個要素,就是和江東孫策的聯合。若是江東遲遲不出手,那么我益州就會獨自面對劉玉的兵鋒。對主公大大的不利。故而在下認為,主公想要出兵,則必須要讓江東的孫策先于我益州或者同時出兵方可”
徐庶對于張松的見解十分認可,對著劉備說道“主公,子喬所言甚是”
劉備就陷入了為難了。這二十萬兵力倒是好說啊,大不了就是拉壯丁就可以了。歷史上劉備就是這么干的,為了奪回被江東占據的江陵,劉備登基稱帝,拉起了數十萬兵馬撲向荊州。那聲勢很是巨大。然而卻被陸遜給打了一個大敗,最終在白帝城郁郁而終。劉備在那一次把益州所有的潛力都給耗完了,也導致了蜀漢不得不以攻為守的局面。
但要江東先動手或者同時動手,就很困難了。換位思考一下,劉備要是孫策的話,怎么可能會先動手替別人拖住兵力,最好就是等盟友和敵人拼你死我活才行,這樣才能夠利益最大化。
“軍師,機伯他們現在到了哪里了”劉備這時候想起了伊籍和傅士仁他們已經動身前往江東了。
“回主公,機伯他們已經送回書信,他們現在已經到達零陵地界。荊州方面嚴查得緊,他們會盡快渡船到達長沙,而后在通往江東。”徐庶匯報著伊籍的消息。
這個消息,自然是寇封偽造的。徐庶對于書法的造詣不高,沒有看出這里面的真偽。
得知這個情況,劉備沉思了一會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如今沒有戰事,正好給了劉備發展實力的機會。征兵、屯糧、打造兵器,一切可以為爭霸天下所用的工作都需要做。要有所動作,實力是最大的前提。
出征這樣的事情等伊籍到了江東和孫策商議聯合出兵大功告成之后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