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感覺自己受到了輕視,被給忽略了,看向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他的眼光也不怎么友善了。
不就是長得帥氣了那么一點點么,難道陛下是看臉的人
很快,龐統的糾結與怨恨就消失了。
劉玉特下旨意,為了防范江東可能的騷擾與進攻,阻礙朝廷進攻益州的大計,特封龐統為荊州牧兼太常,總管荊州、豫州之軍事,防范與制約江東孫策。
好大的權利啊
龐統聽到這個任命,整個人都顫抖了起來,萬萬沒有想到陛下會給他這么大的權力。從加入神武朝廷到現在,這么大的權力,還是龐統第一次遇到。
“還是陛下疼我陛下沒有忘記我龐統啊”龐統感動得熱淚盈眶,全然忘記了剛才他內心深處是怎么罵劉玉的。
不是劉玉不想讓龐統去益州,而劉玉記得歷史上龐統就是死在益州,死在張任手中。如今張任加入了朝廷,但歷史的車輪那么強大,劉玉還是預防一下萬一。
而江東那邊很不老實的,想想就知道他們一定會向益州動兵的。那么就必須要有一個高級謀士坐鎮,才能夠瓦解江東的陰謀。
龐統就是最好的人選。以龐統的機智,劉玉相信他能夠把江東防御得死死的。
在這份名單之中,明眼人可以看出,曹操以前的部下有兩個在其中,還有兩個是他的兒子。
其中的微妙,想來其他人都能夠清楚地看出是要重用曹操這邊的人才。
可是曹操麾下還有郭嘉、荀彧、荀攸等謀士,為何朝廷就沒有動用呢。
劉玉自然是有所安排的。像郭嘉、荀彧、荀攸這樣的猛人,劉玉要是不用上的話,簡直就是浪費。
御駕親征,洛陽需要太子監國,當然也是需要有人協助的。
劉玉的另一條旨意就是太子監國,大將軍黃忠、太尉曹操輔佐。大鴻臚田豐前往兗州,安撫中原。大司農陳宮前往冀州,穩住北方各地。
這樣一來,整個神武朝廷治下之地,都有了妥善的安排。
所有的環節都確定好之后,軍機處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命令往下傳達。
神武朝廷要這次要準備十萬大軍進攻益州,這是能夠調用的最多兵力。府庫的糧草也只能維持這么多士兵的消耗。
可以說這一次,劉玉是動用最大的力量去對付劉備了。
得到命令的武將一個個都是興奮不已,他們終于又可以上陣殺敵了。作為武將,最可悲的就是沒仗可打,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
謀士們就忙碌得多,他們要針對益州的各種情況,想好相關的預防措施,免得日后出現什么亂子。
不過,有這么多的猛人在此,想必也不會出現什么亂子。
神武朝廷上下開始準備了起來。
龐統在軍機處會議結束后,朝廷就把新的官印送到了他的手上。終于可以手握重權,又能夠實現心中野望的龐統立刻就回到家中,簡單收拾了一番之后,就直接趕往荊州,準備實現他心中一直隱藏的仇恨。
當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嫌棄龐統的長相,這一次龐統回去荊州當州牧,龐統就要好好報復一下。龐統知道劉玉讓他當荊州牧是權宜之計,等戰事一平,這個荊州牧就不會是他的。荊州出身的龐統來當荊州牧,只是眼前最好的人選而已。對于這點,龐統當然是清楚的。
所以呢,他要趁著這個時機,好讓那些以前嫌棄他的人知道花兒為何那么紅。
馬超、司馬懿提前一步前往關中之地,他們要先調動三萬兵馬趕往漢中,為大軍做好相應的準備。
洛陽方面則是動用三萬兵馬,陸續趕往漢中。
一切的準備工作都結束之后,整整花費了五天的時間。
在出征當天,朝廷特意準備了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在最高的高臺上,劉玉身穿天子戎,頭戴天子冠,腰間別著斬蛇劍。
臺下是列陣而待的精銳士兵,文臣、武將。一個個精神飽滿,氣勢逼人。其中一個武將很是明顯,那就是了,他身上的盔甲和武將們不同,是當年劉玉在雁門的時候穿的盔甲。
這副盔甲在劉玉登基之后,就被當成紀念品收藏了起來。這一次劉玉為了鼓舞,就把這副盔甲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