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策和周瑜的措施,隨著被放走的百姓回到自己家中之后就起到了一些作用。
之前都說過,百姓們都是實在的,只要不把他們給逼到絕境,他們是不會反抗的。之前都過上了美好的日子,就是擔心有朝一日孫策帶領大軍過來將他們的好日子給毀掉了。現在好了,孫策只是過來擊退劉軍的,承諾對百姓秋毫不犯。
被放回去的百姓是半信半疑,但是聽到這些消息的百姓則是心里面打起了小九九。
打仗這回事,都是官家之間的事情,只要不危害到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和百姓們沒什么關系了。現在又不是外族入侵,都是漢人打漢人,有些百姓就想著自己還是不要摻和進去了。
有這樣想法的百姓不在少數,他們都開始呆在家中,打算等戰亂過后,繼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畢竟比起小命和身家財產來說,為官家付出是一件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柴桑郡的守備武將是糜芳。糜芳自從上次征討曹操的時候就一直都在揚州。因為立下的戰功不少,所以他的軍職上升了兩級,很最后被委派到了柴桑城,成為了守備武將兼太守。
他一開始都是不停地收到江東大軍的所有信息,不斷地根據這些消息來進行應對。這些消息都是百姓自發送到的,糜芳很受用。在糜芳鎮守柴桑的這段時間內,百姓生活安定,吏治清明,武備充足。
因為糜芳知道自己的能耐,你讓他在面對三萬之巨且由孫策親自帶領的江東軍,能夠守住柴桑郡,已經算是看得起他了。哪怕自己的能力有限,糜芳都竭盡全力地去做。若不然,怎么對得起朝廷的俸祿和劉玉的隆恩啊。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糜芳兩兄弟收到的情報是越來越少。糜芳隱隱察覺到了不對勁,派人立刻前往查探。
隨后得到的消息,讓糜芳不知道怎么說話了。原來好多百姓都躲起來了,不再為劉軍作為免費的斥候了。糜芳也沒有怨恨這些百姓的意思,反正沒有百姓的協助,他糜芳照樣都是要拼命擋住孫策的。
在得知這樣的情況后,糜芳一面加強防御,一面等待荊州那邊的回復。在孫策殺出潘陽郡的時候,糜芳就將消息送到了荊州。估計這段時間,荊州方面應該會有相關的消息傳回來。
只是一想到荊州牧的為人,糜芳就感覺一陣頭大。
“嗨,龐大人千萬不要誤事才行啊。真是令人擔心啊。”糜芳心中是擔憂萬分啊。
現在荊州的扛把子,就是有南州第一名士,南州第一丑之稱的龐統龐士元了。
劉玉御駕親征益州,把諸葛亮、司馬懿都帶在了身邊,而把龐統放在了荊州。劉玉任命龐統為荊州牧兼太常,總管荊州、豫州兩州之軍政要務,嚴防江東孫策的突然襲擊,保證劉玉御駕親征益州的順利。
讓一個荊州出身的人來當荊州牧,已經開了大漢的一個先例了。
劉玉的強勢和龐統的實力,滿朝文武都沒有任何的意見。
于是乎,龐統就是順風順水帶著妻兒回到了荊州。另外說一句,甘梅給龐統生了一個兒子。老天爺給老龐家面子,龐統的兒子長的完全不和龐統像,和甘梅很像。龐統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