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拿著自己的羽扇,輕輕搖了一下,微笑地說道“益州疲敝,正是我等出軍之刻眾將軍聽令”
“末將在”趙云、張郃、曹昂等武將出列拱手。
“留下五千兵馬駐守武都城,其余兵馬,全部出擊,殺向成都”諸葛亮手中的羽扇直指成都,全身上下散發著智慧的光彩。
其實諸葛亮也很想動手了,只是一直在觀察著成都徐庶那邊的動靜。諸葛亮的風格就是要把所有的危險都考慮完畢才行,而現在就是諸葛亮動手的最佳時機。
隨著諸葛亮的命令下達,呆在武都城的劉軍西路大軍如同一只猛虎,迅猛地往成都方面殺去。
在武都的這一段時間,諸葛亮招募了有八千的新兵。這些新兵都被諸葛亮分散編入了軍隊之中。這一次的出兵,諸葛亮的兵力雄厚,比起之前剛出征之時的兵力還多。
早已經按捺不住的劉軍將士在張郃、趙云、曹昂等武將的帶領下,勢不可擋地橫沖直撞。
在諸葛亮按兵不動的這段時間,陰平郡太守韓崖不斷地修筑邊防,試圖以防御工事來抗衡諸葛亮。事實證明,他做了再多的防御工事,在絕對實力面前是一點都不夠看。
劉軍勢不可擋,陰平郡的防線瞬間告破。
諸葛亮帶領大軍長驅直入,踏平陰平郡重要關卡城池文縣,之后迅速包圍了陰平城。
陰平太守韓崖據城死守,準備以死報效劉備。
最終的結果,陰平太守韓崖得償所愿,在他死之前,諸葛亮確實沒有走進陰平城。
并不是說陰平城擋住了諸葛亮的大軍。
真實的情況乃是陰平城守軍將士只有五千,面對數萬的劉軍主力,他們連抵抗的心都沒有。于是乎在一些怕死且迷途知返的將領們的帶領下,太守韓崖就這么被殺死了,人頭掛在了城墻上。
陰平城不攻自破。
諸葛亮帶領大軍順勢進入陰平城,稍加整頓之后,留下兩千兵馬,帶領陰平城的五千降兵留守陰平,其后繼續進軍。
大軍繼續前進,諸葛亮破陰平郡最后一座堅守的廣武城之后,大軍踏進了汶山郡。距離成都已經不遠了。
諸葛亮出兵時機之準確,進軍之迅速,讓整個益州劉備軍膽寒不已。
徐庶在諸葛亮出兵的那一刻就不斷地進行應對,可惜再好的計策都扭轉不了實力的對比。
好在諸葛亮進軍過于迅猛,導致士兵出現了戰力下降,不得不在汶江城以北五十里修整。徐庶才有時間可以喘息一下。
諸葛亮距離成都太近了,徐庶即刻派出龐義、盛博、宗預、劉避、丁白,五員大將,帶領兩萬兵馬趕往汶山城,穩住成都的大后方。
徐庶更是調動三千兵馬前往綿竹關鎮守,加強那里的兵力防御。
面對諸葛亮,徐庶很有危機感。這次派出去的兵力,已經是徐庶手中一半的兵力了。
這一次徐庶派出去的五個大將,有哪一個是可以拿得出手幾只小蝦米,諸葛亮派出一個張郃就可以拿到五殺了。張郃可是顯赫河北的大將啊
沒有可用之人,就是劉備現在最嚴重的處境。另外說一句,劉備要有人才濟濟,他也不用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徐庶很想自己帶兵親自會一會諸葛亮。然總有一個聲音提醒徐庶前往不能離開成都,否則成都不保。
可現在的情況來看,諸葛亮攻破汶山只是時間的問題。徐庶要是不親自去的話,根本就無法解決問題。
思來想去,徐庶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廖立帶領一部分兵馬轉移到江州城,之后廖立回歸成都坐鎮大局,而他徐庶就前往汶山,擋住諸葛亮的大軍。
在這個之前,法正必須穩住成都的局面,為了謹慎起見,徐庶沒有向任何人說出自己心中的打算。
徐庶現在都不知道整個成都究竟還有多少是神武朝廷那邊的探子。
漢平的廖立收到徐庶的命令,一張臉笑成了菊花。為啥因為廖立早在漢平城呆的心驚膽跳,巴不得早點離開這里。徐庶這個命令簡直就是瞌睡就送來枕頭。能夠回到大后方成都城坐鎮,是廖立夢寐以求的事情。只是廖立或許是低估了在成都城的壓力。
廖立歡天喜地的將漢平城的軍務交給了副將,而后自己悄悄地向江州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