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回閬中城之后,魏延和孫乾兩人的頭都大了。司馬懿帶領著大軍阻斷了巴西郡對巴東郡的聯系,加上嚴顏的進攻,巴東郡被包圍了起來,無法得到任何的支援。如今的巴東郡已經大半都落入了劉軍的手中,還有幾個城池的守將還在堅守。他們的努力看起來很是無力,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一旦巴東郡被劉軍全部拿下,那么司馬懿也好,嚴顏也罷,哪怕是在巴郡的高順,都會集中兵力進攻巴西郡,而閬中城就是魏延最后能夠依靠的城池了。
一想到那么多的敵軍都集中到閬中城這邊過來,魏延和孫乾就感覺一陣頭大了。
閬中城過后,距離劍閣也沒有多少路程了。劍閣那里可是有劉玉和劉備在那里對峙呢。一旦閬中城失守,劍閣關的劉備就會陷入兩面夾擊之中。
三巴之地,就剩下那么一點地方了,作為主將的魏延感覺到了恥辱啊。
魏延希望劉備和徐庶能夠指導一下他,讓魏延能夠大破丟軍,收復失地。可劉備卻只給了他一個命令,就是死守。
死守是死守,但總要有個時間點啊。傻乎乎地守下去,別說是士兵了,就算是魏延也看不到希望啊。
更加讓魏延感覺到頭大,就是諸葛亮那邊的情報。
一直都安分不已的諸葛亮開始發力,攻勢迅猛,為了能夠遏制諸葛亮,同時保證成都的安全,徐庶都親自出動了。
魏延感覺到了一股不安,似乎劉備整個勢力都要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身為主將,魏延不得不把心中的擔憂都給隱藏起來,不給任何人看出異常。
魏延感覺現在還是要靠自己了,徐庶都出動了,劉備又在劍閣和劉玉對峙,還有誰可以幫助他還有誰
身邊的孫乾,頂多就是在內政上是一個高手。在軍事上的造詣魏延早就已經看明白了,讓孫乾出謀劃策,肯定會死的更快一些。
這一點,魏延清楚,孫乾也清楚。孫乾不敢在軍事上多嘴,免得影響到了魏延。
就在魏延打定主意要努力靠自己的時候,卻有人悄悄地來和他聯絡了。
一開始是司馬懿派來的人。自從上次司馬懿把漢昌城給拿下之后,沒有任何對魏延有勸降的意思。魏延也明白之前司馬懿說的那些什么欣賞之類的都是屁話。
可隨著戰局的改變,司馬懿這邊得到了李貴和賈詡的通知,讓他加大力度全線魏延。
司馬懿覺得勸降魏延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可李貴和賈詡給他送來的命令,里面隱晦地表示了是劉玉的意思,司馬懿不得不遵旨。司馬懿腦子抽了才會不遵從劉玉的旨意,哪怕劉玉沒有下達任何的圣旨。
所以司馬懿安排了一些心腹前往閬中城,試圖見到魏延,表達自己的勸降之意。
古往今來,勸降這種東西,敵對雙方都是經常用的。
但是要說一點就是魏延之前就被司馬懿給坑了,所以這次無論司馬懿派來什么人,他都不會理會,還很干脆地將司馬懿派來的人給宰了,人頭掛在城墻上示眾。魏延這個做法,大大鼓舞了閬中城的士氣。主將面對誘惑而不動搖,守軍將士就更有信心去守住閬中城。唯一不好的跡象就是整個閬中城都知道了神武朝廷要對魏延進行招降。一些有點心思的人開始默默地盤算起來,看是不是有機會可以留一下后路。
前前后后,魏延把司馬懿派過來的三個人給宰了。
把使者給宰了,那意味著魏延把神武朝廷給得罪死了,沒有什么后路了。
以魏延的為人,他并不是想把事情做得這么絕。可他不殺不行啊,孫乾天天跟在他的身后,什么風吹草動都知道。誰知道司馬懿派來人和魏延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孫乾誤會了,又傳到劉備那里,魏延就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啊。
司馬懿得知自己派出去的人都被魏延給殺掉之后,氣得連飯都吃不下。那三人可都是司馬懿的心腹,死了一個都心疼,何況是三個。
然而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氣憤之下,司馬懿帶領大軍直接殺到了閬中城,狠狠地攻打了一天一夜才罷休。
閬中城是巴西郡的治所,在建立之初就是為了拱衛成都而來的,其堅固性可想而知。司馬懿進攻了一天一夜都沒有把閬中城給攻破了,而且司馬懿的大軍傷亡也很大,是他不再繼續進攻的根本原因。
而魏延這邊的情況也不好啊。
經過這次攻防戰,閬中城的兵力也損失了不少。不像司馬懿這邊可以得到高順、嚴顏、張任那邊的兵力補充。閬中城現在是沒有任何的支援了。士兵是死一個就少一個,持續下去,哪怕魏延從回到閬中之后就拼命招兵也無濟于事,守住閬中的希望就渺小。
打了一天一夜的魏延是疲憊不堪,不得不到城門處稍微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