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是可以喘口氣了。
最郁悶,最失望的要屬魏延了。他本來是想要走近路抄到劉備前面去的。誰知道諸葛亮給傳來了一個命令,讓他原地待命。
“有沒有搞錯啊”魏延直接脫口而出。
前來傳達諸葛亮命令的騎士聽到魏延如此無禮,冷聲喝道“魏將軍,諸葛大人手中有陛下賜下來的虎符,全軍歸他節制。汝不得無禮否則軍法無情”
劉軍之中可不是以前劉備那邊可以比擬的,一個小小的騎兵就可以直接警告將領不得違反軍法。這是神武朝廷的特點來的。
魏延一時間有點不適應,但規矩還是要的,說道“請回報諸葛大人,末將領命”
騎士看到魏延表態了,也不多久留,直接驅使戰馬回去報信。
等前來傳達命令的騎士走遠之后,魏延才很不甘地罵道“娘的就知道這幫人要來搶功了原地待命,不就是擔心本將先把劉備給宰了”
沒錯的,魏延把諸葛亮的命令當成是諸葛亮他們要搶功。這種政治世上,天知道魏延為何能夠活到現在。
看剛才那個騎士的語氣,魏延就明白神武朝廷這里和劉備那邊不一樣,這邊有著很嚴苛的軍法,任何違反了軍法的人,哪怕他是大將也是要受罰的。
“不能違背諸葛亮的軍令,只能先原地待命了。”魏延選擇了妥協。
魏延自以為歸順了劉玉之后,那就要按照劉玉的意思去辦。諸葛亮能夠那么嚴厲地要求他原地待命,魏延相信絕對是劉玉的意思。為何劉玉會那么做呢魏延相信無非就是自己把劉備給逃了的消息傳到了劉玉的面前,劉玉對自己失望了吧。
“還能怪誰,不就是怪自己倒霉唄”魏延嘆息不已。
幾路被通知到的部隊都按照諸葛亮的計劃行事,把整個犍為郡團團包圍了起來。
處于諸葛亮和劉玉算計中心的劉備卻渾然不知自己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從若城出來之后,劉備帶著鄧芝和卓贗為首的殘軍不斷南下。
由于在若城發泄了一通壓力,士兵們的士氣得到了提升,行軍的速度快了不少。劉備看到這樣的情況是心中暗喜,暗自稱贊自己是多么的英明神武。
劉備更是琢磨著反正益州都被劉玉給占據了,如果可以的話,那么他接下來更是要制造多幾個空蕩蕩的城池,惡心一下劉玉。
不過前提就是劉備這邊要逃出神武朝廷大軍的追殺。
對于自己能不能逃出神武朝廷大軍的追殺,劉備很有信心。這是劉備多年來逃生經驗積累下來的巨大信心。同時在劉備從若城離開到現在,追兵是一個都沒有見到,給了劉備一個已經擺脫劉軍的假象。
“伯苗,斥候回來了沒有后方有沒有什么消息”劉備在撤退的時候在自己的后方留下了好多斥候,就是為了及時得到與身后追殺自己的劉軍之間的距離。
鄧芝回答道“主公,據斥候匯報,我軍身后十里內暫未發現有敵軍的蹤跡。”
“太好了我們終于沖出了劉軍的追殺了”劉備很快就推算出了結論。“讓士兵們原地休息片刻”
行軍是需要巨大的體力,有充足的體力才能夠在逃生之中保證萬無一失。劉備軍士兵一路奔跑,體力流失巨大,劉備可不敢貽誤了自己的大事。
得到休息命令的劉備軍士兵直接坐在了地上,結成一群,懶散地喘息著。這樣的軍隊根本沒有任何紀律可言。
從若城之后,劉備軍士兵已經遺忘了他們的軍紀。他們更是知道上面的那些大人物也不會對他們怎么樣的。
卓贗看著是心灰意冷,心中想道“這樣的部隊,真的可以扭轉局面么”
劉備倒是舒舒服服地找了一個地方,在幾個士兵的斥候下吃著從若城哪里搶奪過來的食物,心情不知道有多好。
鄧芝和卓贗就沒有任何吃喝的心情,他們很擔心劉軍會突然殺到。一旦如此,以現在這樣的情況看,百分百是全軍覆沒的可能。
“你們兩個也不要傻站著,來,好好地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劉備笑呵呵地招呼著鄧芝和卓贗。
鄧芝和卓贗哪里還吃的下啊,更別說劉備手中的食物是從百姓中搶過來,他們無時無刻都想起在若城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