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平淡地說道“你不知道么這就是以前劉玄德的軍師,孔明和士元等人的好友,元直啊。”
李貴有點震驚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徐庶會躲在成都城。李貴的智商不低,很快就想到了徐庶早就在成都城了,而他讓“暗部”費了那么大的力氣尋找,卻沒有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更讓李貴沒有想到的是,最終還是劉玉把徐庶給找到了。
“徐軍師,久仰大名啊”李貴很有禮貌。
徐庶恭敬地說道“不敢李大人過譽了,莫要用軍師稱呼草民。”
“好了,先回去吧有什么話等以后再說。”劉玉打算了李貴和徐庶的談話。
李貴和徐庶當然是遵旨行事。
就這么地,劉玉帶著諸葛亮他們往成都州牧府而去。
一回到州牧府,陳宮和沮授、賈詡就已經在門口等著了。探子也向陳宮他們匯報了劉玉即將回來的消息,當然也有徐庶的消息。
三個老家伙真的想親眼看看幫助劉備數次崛起的徐庶究竟是何人物
當真正見到徐庶之后,陳宮、沮授、賈詡不由得暗自稱贊。徐庶相貌英偉,身材挺拔,眉眼之間有股英氣。比起諸葛亮來,徐庶的氣質更偏向于一個武者。三個老家伙都是人精級別的存在,眼力極高,用最初的印象就可以分辨出一個人的底細了。
徐庶也是用柔和的表情向陳宮三人行禮。
劉玉看到陳宮三人都站在大門口,心中很是不滿,他就是出去了一會,有必要這么緊張么又不是去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陳宮他們不是擔心劉玉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是擔心劉玉性子一來,四處瞎跑,朝野上下就擔驚受怕了。
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劉玉走在最前頭,大步走進了議事大廳。
劉玉坐在了主位上,其余人等分位而坐,徐庶就坐在邊邊上。
“今日朕很高興。微服出巡,卻是尋到了元直,乃是這次御駕親征以來,朕最高興的一天。仲允,安排下去,朕要和諸位好好的痛飲一番。”劉玉的心情是不錯的。
其實不用劉玉吩咐,李貴早就讓下人們去安排了。
“恭喜陛下”陳宮等人自然是迎合著劉玉。
“陛下,草民事先說好了,絕對不會在朝中任職的。”徐庶卻語出驚人。
陳宮、沮授、賈詡都是震驚,這徐庶的膽子太大了吧。可徐庶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是說劉玉并沒有把徐庶給征辟了。
劉玉有點埋怨地說道“大喜的日子,元直你說這些干嘛朕金口玉言,說了就算數。你不愿意入朝為官。朕自然是成全你的。”
徐庶感激地說道“謝陛下體諒”
兩人的對話,讓陳宮、沮授、賈詡很是疑惑,這劉玉究竟要怎么安排徐庶呢
其實徐庶那么無禮,實際上是要表示自己的態度和位置。之前諸葛亮都說了,朝野現在對荊州人士很忌憚了。若是徐庶加入朝廷中,任職高官,那么朝野對荊州人士的打壓會更加嚴重。在劉玉面前表現得放浪不羈,也可以讓陳宮、沮授、賈詡等朝中大佬安心,荊州士人的勢力沒有繼續擴大。
智者行事,一步三思。徐庶知道自己逃不出劉玉的魔掌,那么他就必須以最小的代價去幫助諸葛亮他們。劉玉說是讓徐庶當什么貴族子弟的校長,實際上徐庶還不是照樣要為劉玉出謀劃策,只是平時比較自由一些而已。
劉玉也明白徐庶這人的性格,如果強求徐庶去做什么,那他可是會暴起的。徐庶就是吃軟不吃硬的主。
“今日得元直,朕在益州的時間也該結束了。公臺、公與、文和,朕讓你們三人商議益州后續之事,可有腹稿”劉玉感覺自己在益州也沒啥事了,是時候離開了。
陳宮、沮授、賈詡三個老家伙聽到這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其中最為興奮的陳宮,把腰挺直了,高聲說道“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好了,此乃我等三人商議之方案,請陛下御覽。”
陳宮把一份奏章舉起來,李貴過去拿來而后遞給了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