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將領在知道要撤退之后,就提出要把所有的輜重,包括長沙城在內,統統毀掉。
自己帶不走的,就不要留著給神武朝廷。得不到的就毀掉
此話一出,這些將領就挨了孫策一頓揍。
如果是燒其他地方,孫策二話都不會說的。可是長沙不行。這里有著孫策太多的記憶,太多孫家的痕跡在此了。難得長沙百姓隔了那么多年還記得孫家。假如這次孫策聽從了這些混賬將領的話把長沙給毀掉了,不僅僅以后孫策再也奪不回長沙,以后孫家的子孫將會成為整個長沙的敵人,就算江東強盛之后占據了長沙,長沙也會反叛的。
而且一旦毀掉長沙,神武朝廷一定會瘋狂報復的。以前群雄并起的時候,屠城和毀城都是家常便飯。可劉玉登基之后,這風向就變了。凡是罪大惡極的諸侯,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孫策相信作為天子的劉玉知道孫策這邊毀掉長沙,日后吞并了長沙,一定會把孫家的子孫給處理掉,給長沙百姓一個交代。
孫策身為人主,這樣想是正常的。敗亡之后,自己身死就罷了,要是子孫都不能保留,那才是最悲哀的。凡事留點余地會好。
將領提出這種遺患無窮的建議,孫策不殺了他們算是看在以往的功勞上面的。
幾個被孫策揍了一頓的將領們心里很委屈,來到周瑜這邊訴苦。
周瑜也覺得這些將領活該,大罵幾人說話不經過大腦。周瑜懶得和這幫粗人解釋,罵完人之后就扭頭離開。
幾個將領是一臉的茫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但他們暗自決定日后不再在孫策和周瑜的面前提起同樣的事情。被打了一次之后,還不記打,那真的是蠢貨了。
江東軍集體撤退,哪怕動作再小也引起了百姓們的注意。
那些已經歸順了孫策的長沙百姓頓時慌了,他們是孫堅才歸順孫策的,現在孫策二話不說就要走,留下他們面對朝廷大軍,那玩笑就開大了。
身處于荊州南部,沒有感受到多少朝廷的恩惠,百姓們都是挺實在的,誰給他們安定的生活就跟隨誰。如果孫策一走,朝廷把怒火發在百姓們身上,那他們就得哭了。
孫策現在不能管這些百姓了,雖然他也很想管,但時間緊迫,再不撤離就等著被司馬懿拖住,到時候江東軍的實力就又被削弱了。
“走吧”孫策看著雄偉的長沙城,嘆息了一聲。
這一次的離開,孫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夠再回到長沙。
百姓們只能認命。而沒有向孫策表示效忠的世家大族們就欣喜若狂了,他們明白之前作出的決定是多么的正確,要不然現在苦惱的就是他們了。
周瑜給孫策設計了一條十分快速和安全的路線,絕對可以避免劉軍的追擊和阻攔。而且周瑜也讓人盡快給豫章郡的魯肅送去情報,讓他馬上帶領大軍駐守劉陽城,然后出兵接應孫策。
司馬懿和周瑜倒是想到一塊去了。
就看是馬超快一步到劉陽城,還是魯肅駐守劉陽在先了。
實際上,司馬懿的反應還是慢了一下。
高順的大軍揮軍北上,沒有遇到什么阻擊,江東軍對長沙沒有任何的留戀。發現這樣的情況,高順就知道不好了。
等高順安安穩穩地到了長沙城,才發現長沙城現在是一個江東軍都沒有,只有一些以前的衙役和世家大族的私兵在守衛秩序。世家大族當然不會放過這么好表示忠心的機會。
隨即,龐統也等到了大火熄滅,與高順幾乎是同時到了長沙城。
龐統和高順匯合在了一起。
龐統看到高順先來一步,自己卻是慢了一點,心中有股想哭的感覺。長沙城丟了,那也應該由他奪回來,現在被高順截胡了,龐統感覺自己日后要向劉玉交代的時候就弱了幾分。
“周瑜啊周瑜你小子就是天生來坑我的是吧還有孫策你小子怎么就不多留一會呢好歹擋住高順一會也好啊”龐統又開始罵人了。
什么名士風范,什么斯文,現在對龐統來說是一點都不值得提起了。
本來龐統計劃要在長沙展開的血戰沒有發生,龐統感覺到很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