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錯失了先機的劉軍,想要追擊過去,已經不可能追得上了。
馬超和高順急得火氣上漲
浪費了那么的時間,那么多次的機會,難得孫策自己送上門,他們居然錯過了,這罪過有點大。
龐統非常的自責。高順也是如此。
最為郁悶的就是馬超。像龐統是已經戴罪立功的,犯了錯,頂多就是百官免職。就算是立功也沒有多大的好處。典型的破罐子了。
高順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勞,錯失孫策也不會有什么壞處。
可馬超不一樣,他現在沒有什么大的功勞。要是這次被劉玉得知,馬超感覺自己一定會受到劉玉的處罰。關鍵是馬超日后在典韋、呂布面前抬不起頭啊。
馬超是太子劉玄的大舅子,未來的外戚。大漢的潛規則就是大將軍一職,都是由外戚來當的。如今的大將軍黃忠,不就是皇后的堂叔來的
如果拿不出有效的戰功,誰還會給馬超當大將軍難道劉玄就不會取另外的妃子比方說其他人可都是眼巴巴地看著劉玄要不要找多幾個女人服侍生活起居。
大漢天子從一而終的,幾乎是沒有的。
馬超可不敢認為劉玄會和劉玉一樣,這么多年對自己的發妻那么恩愛。
將心比心,馬超認為自己要有大大的功勞,才能夠保證馬云鷺的地位和自己未來的地位,馬家的未來。
抱著這樣的心情,馬超是一定要追殺到孫策的。
撤離的孫策,臉色是陰沉的。
所有的將領都不敢說一句話,他們都感受到了一股壓抑。
從孫策崛起以來,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放棄了一個大將而顧著自己撤離。眾人都為孫策擔憂,擔心孫策一時間有點接受不了。
表面上孫策是陰沉,可是內心卻有一種釋放壓抑的感覺。
以前,孫策承擔了太多的壓力。親情、兄弟情義、先輩的仇恨、手下的恩情,一個個都是重情義的孫策所顧慮的。
孫策一直都認為重情重義是對的,他就是靠著自己的重情義,招攬了一大堆的忠心手下。這些手下哪怕是被俘虜了,也不會背叛孫策。因為孫策和他們講情義,他們也和孫策講情義。
可是這樣的性格和御下之道就真的適合孫策么
前期是絕對適合孫策,孫策迅速崛起也是如此。可局限也來了。孫策身邊形成了一個集團,其他地方的人才想要在孫策這邊受到重用很困難的。
加上江東士人的制衡,孫策一直都無法將自己的勢力擴大。
現在整個天下就剩下孫策這個割據勢力了,孫策的麻煩也就來了。
以前的優勢,很可能變成孫策的劣勢。
這次放棄營救太史慈,孫策事后感覺到一股輕松感。只是孫策一直都沒有感受到的。
一個人主,必須在關鍵的時候決定一些利弊選擇。為了太史慈而導致自己陷入危險,江東的基業動搖,這是不值得的。
孫策無論是被逼的,還是自己決定的,放棄太史慈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今日的放棄,是為了日后不放棄更多的人,孫策就是這么安慰自己的。
孫策已經開始向一個狠辣的英主發展了。
可惜啊,這種改變來得有點晚。如果孫策在占據了江東之后有這樣的認知,或許可以和劉玉打上一陣。
“加快速度”想通了之后,孫策命令全軍加速。
江東軍上下加快了行軍速度。將領都知道孫策已經恢復過來了,心中很是安慰。
為了江東,孫策有時候必須要對不起一些人了。
曹操當年那也是如此啊曹操對不起的人更多了。不過曹操做得比其他人更好一些。
要想作為一個英雄或者梟雄,怎么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江東軍加快速度,他們知道身后的劉軍肯定會追殺過來。現在不趁著體力充沛的時候拉開距離,真的就沒有其他的機會離開了。
一場追逐戰就地展開。
為了防患于未然,孫策讓前鋒部隊先在道路之前設下障礙,等大部隊通過之后再給劉軍制造麻煩。
巨石、樹木等等,所有能夠用上的都被江東軍給用了起來。這個舉措很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