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監國,有責有功,功過相抵。”劉玉很嚴肅地說道“朕最不容忍的就是挑撥朕的父子之情,不殺之,難以平息朕心中之怒司隸校尉這事情就交給你”
李貴立馬出來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調查得清清楚楚,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的。”
說完話之后,李貴陰笑地看著所有的大臣,仿佛所有人都是可疑分子。
交給李貴去辦,劉玉相信沒有人可逃脫得了。
劉玄只能嘆息了。之前劉玄和黃忠、曹操采取雷霆手段,就是為了快速平息,免得劉玉震怒。只是劉玄低估了劉玉對此事的重視。
有人挑撥離間,讓劉玄繼位。不僅是捅了劉玉一刀子,還挑撥了劉玉和劉玄之間的父子之情,而且一個不好,劉玉在前方的大軍收到影響,江東孫策又趁機進軍。劉玉費了很多年而達成的完美局面就瞬間崩塌。大漢真的就進入三國時代了。
劉玉每每想到這種情況,半夜之中都會驚醒。
所以劉玉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疑分子的。
如今劉玉手中的人才也變多了起來,處理一些心懷不軌的大臣,可以更多的去提拔有能力的新人。
比方說張松這個御史中丞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么
“朕回去更衣。待會朕要與諸位愛卿共飲”劉玉坐了這么久,想起了自己的老婆,還有自己未見過的已出生的孫子。正事處理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見見他們了。
滿朝文武都知道劉玉要去干嘛,當然不會在這種時候上書和進言。天子高貴,但總還是人。
這是文武大臣對劉玉的了解。劉玉從來不裝作什么圣人,但卻做得比自認為圣人的帝王要好得多。
在眾人的歡送聲中,劉玉和劉玄走向了后宮。
其余的大臣就在原地等候了,他們也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相互交流。
除了幾個固定的大佬之外,新上來的大佬諸葛亮,成為了眾人的焦點。與諸葛亮關系不錯的武將們一個個都來向諸葛亮恭賀,諸葛亮很是感激。
一些官職比較低的文臣就直接來向諸葛亮恭賀了,希望諸葛亮日后可以好好關照一下他們。當然也很多不爽諸葛亮的大臣,他們都一臉鐵青地看著與眾人不停交流的諸葛亮。
曹操來到諸葛亮的面前,指著一個位置,說道“孔明,以后你就坐在這邊。”
朝堂上的位置有講究,越是靠前,越是靠近劉玉的御座,證明你的身份越尊貴,而在你身后的,絕對身份、官職都是在你之后的。而曹操指的這個位置,就是很靠前的了。曹操隱隱是文臣之首,他說的話,僅次大臣中的黃忠。
大將軍黃忠輕輕點頭,
“遵命”諸葛亮不卑不亢地說道。
現在的地位,是諸葛亮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諸葛亮知道自己坐在這個位置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曹操微笑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閉目養神,而他的心里卻是想著奉孝這小子比起諸葛亮、司馬懿等人還要強,為何那小子就不愿意為官呢可惜啊。
在曹操的心中,什么諸葛亮、司馬懿、龐統,都不如郭嘉。可是郭嘉和荀彧一樣,一直都在曹操的太尉府上當幕僚。郭嘉這人每天在曹操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干,整天喝著小酒,沒事就找個地方睡大覺,小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了。
曹操也說過郭嘉,郭嘉卻是說現在朝廷人才濟濟,有他沒他都是一樣的,他還不如過著幾天舒服的日子。
曹操想到郭嘉這樣的人才被埋沒了,很是遺憾。曹操很清楚郭嘉這是做給劉玉看的,讓劉玉覺得曹操的手下們沒有什么野心,讓劉玉安心用曹操。
但是你讓郭嘉效忠于劉玉,那是不可能的。從一而終,乃是郭嘉和荀彧等人的信念。
劉玉也是無所謂了,反正只要把曹操給控制住了,郭嘉和荀彧等人就都是大漢的臣子。
只要為大漢好的事情,效忠誰不重要。
這一點,曹操清楚,劉玉清楚,很多人都清楚。
而大將軍黃忠看著諸葛亮的表現之后,微笑地撫摸著胡須,心中暗道“此子有丞相之才一身正氣,真是大漢的福氣啊。吾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