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說道“這份軍令是和以往的一樣,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如果是陛下下達的,那么就不同了。”
“你的意思是”龐統似乎想到了一些。
司馬懿拿出以前的幾份軍令,相互對比了一下,說道“士元你看。在陛下宣布征伐東吳之后,這旨意的字跡就變得不一樣了。”
龐統眼睛一瞇,急忙拿過來一看。
“的確是這之前的軍令,字跡是李仲允的。而接下來的軍令,完全看不出是何人的。”龐統和李貴有交情,對于李貴的字跡是知道的。
司馬懿點點頭,說道“李大人是陛下的絕對心腹,陛下有什么旨意和軍令都會讓其代筆。以往都是如此,為何偏偏就在這里的時候就換了筆跡”
司馬懿的話讓龐統心中猜測的東西進一步擴大,但他不敢太確定。難道劉玉換了一個代筆這不可能啊除非李貴失寵了,否則劉玉是不會換人的。要知道一個人養成了某個習慣或者說使用慣了某樣東西,就會一直使用下去。而且現在朝野之間也沒有任何關于李貴失寵的消息。在和李貴套關系的時候,龐統就知道李貴手中有著一股直屬于劉玉的力量存在。所以說李貴沒有失寵。
“這很有問題但吾實在想不出啊。”龐統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
“吾猜測陛下可能不在壽春”司馬懿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陛下不在壽春不可能陛下已經昭告天下御駕親征了”龐統完全無法相信司馬懿的想法。
“怎么士元你不相信”司馬懿反問了起來。
龐統當然不相信了,說道“仲達,天子一言九鼎,而且還是御駕親征這樣的大事,你說陛下會拿來開玩笑”
劉玉如果不在壽春,那就是等于說劉玉昭告天下的圣旨就是一句空話,那樣朝廷的威嚴就會收到打擊的。
“如果為了迷惑東吳,為了盡快平定天下,你說陛下會不會冒這個險”司馬懿很有自信地說道“以吾對陛下的了解,一點點小小的犧牲,陛下肯定會去做的”
司馬懿太了解劉玉了。劉玉是大漢難得一見的君王為何叫難得一見呢那就是劉玉要名聲的時候非常要名聲,不要臉的時候,比起街頭的混混還要不要臉。想想看,一句不為我所用就要殺掉,可把天下間的人才都給嚇怕了。像司馬懿和龐統這樣的人才,一開始不就是被逼著給劉玉效勞的么一句話,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劉玉就敢去做任何事情,哪怕不要他的那張臉。
被司馬懿這么一說,龐統還真的想起劉玉對于一些平常人看似很重要的東西很輕視。
“如果真的是這樣。”龐統心中突然間感覺到一股悲傷,繼續說道“那陛下就是不相信我等了”
劉玉的御駕親征是假的,而龐統和司馬懿兩人都沒有被通知。也就是說劉玉不相信他們了。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是要怪你我征伐東吳不利了。要是我等可以攻破豫章,早一點攻破鄱陽,孫策就不會稱公,陛下也不用如此了。”
龐統也是明白這一點。甚至之前如果在長沙把孫策給弄死了,那事情就根本不用發展到這一步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無能。
“如果陛下不在壽春,那何人統領全軍,是孔明么”龐統猜測道。
說起來,龐統最不喜歡的就是諸葛亮當上征伐東吳的主帥。因為這樣一來,他和諸葛亮之間的距離就非常的巨大。靠著滅亡東吳的功勞,諸葛亮可能直接進入軍機處,成為軍機大臣。而龐統很可能一輩子都被諸葛亮壓著。
同樣的,司馬懿也不想諸葛亮當上這個主帥。
雖然和諸葛亮是兒女親家,不過那是兩人之間的秘密協議,一日沒有成功,一日都有變數。
要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距離拉得太大,很有可能從暗地里的盟友發展成為明面上的敵人。
這是司馬懿不想看到的。司馬懿可是想在神武朝廷中成為權臣的,可不想一直有人在自己上面壓著。現在是沒有辦法,但日后絕對不想。
不過,司馬懿看得很清楚,劉玉對諸葛亮很重用,但也有個度,這次的主帥一定不是諸葛亮。
“吾可以肯定,絕對不是孔明”司馬懿有著絕對的信心。
“不是孔明那是何人”龐統詢問道。
司馬懿拿出剛才的那份軍令,說道“你看這份軍令的字跡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