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龐統將除去守城的部隊之外,全部都投入進入了戰場,其攻擊太過兇猛了。
一日之內,豫章郡內的東吳城池被攻下三座,防御工事被摧毀無數。東吳在豫章郡的兵力充足,且拼死抵抗,然而卻無法擋住劉軍不計傷亡的進攻。
東吳守備豫章的將領本是周泰,然魯肅和陸遜有另外的任務交給周泰,將其重任轉交給了東吳世家出身的朱恒。
前文提到朱恒雖是世家出身,但是對于孫策和東吳是百分百的忠心。但忠心卻不能完全代表其能力。
面對司馬懿和龐統兩個大謀士的聯手,朱恒的能力就有點不夠看了。
劉軍的進攻手段層出不窮,各種陣型、計策、謀略全部都用了上來,還不怕損失傷亡,朱恒拼盡全力也無法扭轉自己潰敗的局面。
接連丟了三座城池之后,朱恒不得不退守永新城,以空間換取時間,重新構造防線。
朱恒也看出司馬懿和龐統對豫章郡勢在必得,他立馬就給整個豫章下達了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全民抗擊劉軍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不有半點遲疑,不得和劉軍有任何的接觸,死戰到底為止違令者殺無赦
豫章郡是東吳和神武朝廷接壤的郡縣,這些年來,東吳和神武朝廷都在這里爆發了爭斗。哪怕是最和平的時期,豫章也是有不少的小規模戰斗。
劉軍曾經占領過豫章大半城池。但由于一時的疏忽,孫策更是讓人將豫章郡奪了回來。
由于神武朝廷的政策比較利于普通百姓,百姓們更喜歡自己生活在神武朝廷的治下,對于東吳的回歸沒有什么好感。如果不是華夏民族自古有之的故土難離,可能豫章郡的百姓都會逃到柴桑那邊過去了。
而孫策為了抑制百姓們外逃,更是殺了不少人。百姓們心里面怕得要死。豫章郡的百姓更加希望神武朝廷可以盡早前來,把東吳給滅了。在孫策稱公建國之前,當地的百姓就一直都夢寐以求自己可以生活在神武朝廷的治下可以安居樂業。現在當今天子御駕親征,他們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戰亂越早結束,百姓們當然是歡喜的。
就是這樣的民眾基礎,東吳守將朱恒想要讓百姓一同全心全力抵抗劉軍,那是不可能的。
司馬懿和龐統能夠一日之內拿下三座城池,也是由于百姓們暗地里的支持。
百姓們能夠幫助劉軍的機會并不多。膽子小且害怕被東吳算賬的他們不敢當帶路黨,頂多就是攻城的時候不幫助守城就是了。
而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壯丁充當后勤,守城的東吳部隊的實力大大折扣。
朱恒就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會下達那樣的命令。百姓們暗地里支持劉軍,那么朱恒就斷了他們的念想。
果斷的朱恒直接讓各地守軍實行連坐制度。一家不肯能為官府和軍隊服務,一條街都要麻煩。
還真別說,這樣的措施真的很管用。
在高壓的政策下,百姓們為了自己的小命和利益,變相監督其他人了。
只能說,朱恒是在沒辦法中找辦法。不過卻大大丟失了豫章郡的民心。
朱恒的手段使得豫章的防御加強了不少,也僅僅能夠延緩一下以司馬懿和龐統為首的劉軍進攻速度。
司馬懿和龐統在攻下一座新的城池,這一次的損失比之前的要大很多。
敏銳的龐統立馬就察覺到不對勁。通過觀察,龐統發現前三座城池中沒有出現的壯丁,居然現在都出現了。于是乎,龐統就尋找那些幸存的百姓,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朱恒的命令。
“好家伙,這朱恒是一個人物”龐統當即給朱恒點了個贊。
隨后龐統找來司馬懿,兩人著手下達了一個針對朱恒死守命令的反制命令。